新闻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
反美商业胁迫中央重视商业公平环境
撰文王涵 资料来源:资本平台 特朗普重返白宫,由原来的「孤立主义」走上「扩张主义」的道路: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州」、占领格陵兰、夺下巴拿马运河。地缘政治明显风险升温,各国企业也重...
-
陸振球:中央呼吁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尽显大国度
来源:香港财经时报 两会期间,中央提及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事有凑巧,长和于本周二晚宣布以接近1500亿港元天价出售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予美国资产管理巨头BlackRock爲首的财团,当中包括巴拿马的两个港...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旅业年报相继出炉 一季度运营持续承压
发布时间:2022/04/29 旅游 浏览:224
A股上市公司“年报季”收官在即。截至记者发稿时,Wind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27家A股旅游业相关上市公司中,已有近20家披露了2021年年报。在疫情持续考验及旅游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基于业务基本面未有回暖,行业整体运营仍持续承压。
多家A股上市旅企扭亏
目前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部分行业头部上市公司运营相对稳健。宋城演艺在2021年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3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对于业绩的扭亏,宋城演艺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以杭州宋城和上海千古情景区为突破口,持续调整空间布局,创新丰富内容,优化线路动向,推动演艺公园模式突破升级,为公司短期恢复经营奠定基础;综合调度整合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科技宋城步伐,为公司中期发展提供保障。
中青旅的经营业绩2021年也实现了正向回暖。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5亿元,同比增长2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3.31万元,较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中国中免2021年主要经营指标也创下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76亿元,同比增长28.67%;实现归母净利润96.54亿元,同比增长57.23%。
尽管景区和旅行社业务增长依旧乏力,各家上市公司在依托现有业务同时,不断尝试开拓新业务降本增效、积极自救。其中,西安旅游营收同比增长高达87.28%。从西安旅游披露的经营情况来看,公司在疫情背景下,在酒店民宿业务方面不断加码。到2021年,旗下酒店数量扩充至24家。另外,零售业务的拓展也收效显著。2021年西安旅游商贸业务营收占比已提升至60.5%,成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贡献来源。
多元布局、持续拓展新业务的黄山旅游2021年也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20.84%;净利润4347.1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根据公告,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与蚂蚁集团合资成立的安徽途马科技,开启智慧旅游业务;联合妙趣互娱成立云上游公司,聚焦“旅播”“农播”两大业务等。
酒店板块方面,就首旅酒店及锦江酒店披露的年度业绩来看,两者营收利润及结构恢复较好。其中,锦江酒店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13.39亿元,同比增14.6%。从营收结构来看,旗下卢浮/铂涛/维也纳/锦江系均实现营收增长,其中卢浮大幅减亏,铂涛/维也纳持续高增。首旅酒店则实现营收61.53亿元,同比增16.49%,2022年计划新开酒店1800家至2000家。
一季度业绩承压
“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仍较严峻,短期内旅游出行需求或承压。”东莞证券魏红梅表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这一旅游人数显著低于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22年一季度旅游经济形势与上半年展望》中预期的9.73亿人次;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14万亿元,下降14.5%。从节假日数据来看,一季度人均旅游消费约928元,环比下降约6.05%。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复苏并不均衡。随着人们的旅游偏好转向诸如主题乐园等短途、高品质度假及家庭出行活动,休闲游已迅速复苏。相比之下,通常以非本地游客为目标群体的旅游景区行业的复苏速度则较慢。由于旅游目的地受省际出行限制的影响更大,景区面临更高的运营波动。
中国中免最新发布的一季报数据也显示了经营业绩承压。公司第一季度盈利25.63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0.68%;营业总收入162.94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0.0%;尽管2021年度业绩扭亏,中青旅旗下以往贡献现金流的乌镇和古北水镇景区收入仍持续承压。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仅增长0.34%。
“2022年出行限制措施依然是景区运营商面临的主要业务风险之一。不过,龙头上市运营商的流动性缓冲往往较强健且债务负担较低,原因在于许多运营商在疫情前拥有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其现金流生产能力较强且资本支出需求较低。”惠誉分析师指出。
行业静待市场回暖
近期浙江、山西等多地纷纷出台具体纾困扶持措施。“目前各地出台的旅游业纾困政策主要围绕减负降费,帮助旅游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拓宽融资渠道;旅游市场遇冷的背景下,帮助旅游企业掘金细分市场潜能;重视科学防疫,促进逐步恢复市场流动性,激活旅游市场消费活力和潜力。”携程张致宁表示,这些政策不仅着眼解决企业短期面临的资金难题,也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提升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
国海证券指出,在“十四五”规划下,旅游行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相关支持政策逐步落地。疫情回暖后,行业复苏仍存在巨大政策空间。虽有局部疫情风险扰动,境内旅游总体呈现阶梯式复苏、波动式回暖态势。大众休闲度假理念改变,中短途、本地化旅游表现出良好的恢复弹性。另外,如酒店行业成本与需求相对刚性,疫情进一步加速连锁化进程,多方政策支撑复苏后的高业绩弹性。
民生证券建议关注复苏逻辑下的多条主线:一是处于周期底部、长期成长逻辑稳固的酒店优质标的;二是受益于休闲游、周边游渗透率提高的优质景区标的;三是待市场回暖后有望修复、成长性基本面较强的新品牌和新业态;四是受益于消费回流和消费升级的免税板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