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公募涌现自购潮 传递积极信号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公募涌现自购潮 传递积极信号

发布时间:2022/01/20 财经 浏览:237

2022年以来,基金自购潮再度涌现。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头部公募大举出手,李晓星、陆彬、杜猛等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加入。业内人士认为,自购彰显投资信心,给市场传递出看好后市的信号。虽然开年以来市场波动明显,但绩优基金经理的基金规模并没有出现明显缩水,基民已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

南方基金自购2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2022年以来共有6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合计自购规模达2.85亿元。其中,南方基金以2亿元自购南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联接基金,该基金于1月11日宣布成立,成立规模7亿元,南方基金的自购比例达到了28.62%。此外,博时基金以1000万元自购旗下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联接A。

金牛基金经理冯明远管理的新基金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于1月12日开售。据信达澳银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及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该公司已运用自有资金500万元认购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该基金在首发当天获约30亿元认购,在新发基金中颇为亮眼。

除了基金公司外,陆彬、杜猛、李晓星等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加入,使得这波自购潮热度直线升温。

拟由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基金于1月6日至1月19日发售,陆彬及公司研究团队出资600万元认购该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的管理团队(不含陆彬)也出资720万元认购。而早在2021年5月,陆彬就曾出资506万元认购当时的新产品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基金。

1月10日,上投摩根投资总监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发行。杜猛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拟于募集期内出资500万元认购该基金。

1月4日,金牛基金经理李晓星和张萍联合掌舵的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开启发行,两位拟任基金经理分别出资200万元、100万元跟投新基金。

彰显投资信心

深圳某公募产品人士表示,2022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基金发行未见“开门红”。面对这一局面,基金公司投入自有资金,帮助自家产品顺利发行成立;基金经理也以自购彰显投资信心,给投资者传递出看好后市和自家产品赚钱能力的信号。

华安优势精选拟任基金经理盛骅表示,尽管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波动压力,但中长期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在下阶段的配置思路上,将围绕经济增速常态化与政策逐渐退出进行布局。在新基金的管理中,仍将坚持自己的研究和投资框架,从多个维度精选优秀公司,尤其当这些公司遇到短期压力、市场产生一定的分歧时,很可能是不错的进入机会。

冯明远表示,新基金的投资将聚焦时代方向,紧随中国科技发展大潮。中国产业升级将持续深化,当前时期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初期阶段,科技产业发展将大概率长期保持高景气度,逐渐构建起制造业产业链黏性,形成出色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新兴科技主题依然是未来几年A股市场的主流投资机会。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高端制造三个方向。

陆彬表示,2022年宏观环境、流动性都有望更加友好。当前,A股长期结构性机遇已经开启,把握不同时期的市场结构性主线,或许是获取持续超额收益的重要前提。

建立常态化思维

华南某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开年新发基金遇冷,是本轮基金自购的大背景,自购是应对发行遇冷的常规举措。但从长远来看,建立起常态化思维才是做好基金发行和投资工作的关键所在。

“从短期来看,假如第一年基民赚了钱,第二年基金就好卖;如果第一年亏了钱,第二年基金就难卖。2021年基金整体的加权收益率是负的,所以2022年开年基金发行遇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加上当前行情相对低迷,这个现象就显得较为明显。”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说。

曾鹏表示,从历史上看,每一轮市场的下跌,对于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都是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近期很多优秀基金经理旗下产品虽然净值出现了波动,但基金规模没有出现明显缩水,这说明基民也在走向成熟和理性。相信随着市场未来逐步回暖,优秀的基金经理会重新回到“好做也好发”的轨道上来。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姚慧认为,基金“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现象主要反映的是极端行情下的极端行为表现,可能并不是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