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零售业提质增效保增长
发布时间:2021/12/27 财经 浏览:123
2021年,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能松懈,消费市场复苏仍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复杂局面下,零售业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比2019年前11个月增长8.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年来,零售业积极创新举措提质增效,从疫情中艰难突围。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延续恢复态势,城乡市场销售均有回升。进入10月后,在节假日消费、网络购物等因素带动下,市场销售保持总体复苏态势。商品零售增速有所加快,部分商品销售持续向好,线上消费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今年11月份的消费数据显示,超市等实体零售业态增速加快。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表示,前11个月,在限额以上单位有店铺零售中,超市、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4%和14.5%,增速分别比前10个月加快0.4个和1个百分点;便利店零售额增速与前10个月份持平,仍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也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十三五”时期,我国零售业稳步增长,年均名义增速3.4%,2020年零售业增加值超4万亿元,约占GDP的4.07%,在44个行业中位列第八。
疫情对我国零售业带来深刻影响。去年至今,我国零售消费市场呈现线上消费增速放缓,线下消费整体回暖的趋势,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短期来看,疫情给零售行业个别业态造成的损失较大,但长期来看不影响零售行业的整体增长趋势。
疫情发生后,国内的零售企业和品牌商企业积极尝试在经营战略、运营模式、品类策略和科技上做出改变和创新,来降低疫情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等带来的对业务和供应链的冲击。《2020中国零售行业企业供应链研究报告》显示,国内零售企业及品牌商企业正在响应5G时代的转变,积极打造数字化布局,以建设更高效的供应链运营网络;在双循环政策导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结构优化的多重影响下,国内零售企业的供应链下沉趋势明显,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下沉的关键,并且随着渠道的不断下沉,保证供应服务水平,提升订单满足率是供应链的重中之重。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消费被摆在突出位置,2020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54.3%。零售业除了稳就业、稳市场、为GDP作贡献,更大的意义在于高效连接生产与消费,扮演好促消费的枢纽作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分析,零售要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必须提高零售业的整体效率和发展质量,这其中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裴亮认为,从零售市场规模看,中国已经逼近美国,2020年的零售总额是美国的96%左右,但发展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零售业占GDP的贡献低。2020年我国零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07%,而美国是5.75%,日本2019年的数据是5.86%。二是零售业增加值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低。近几年,我国零售业增加值占零售总额的比率约为10%—11%,而美国、日本分别为18%—19%和22%—24%。我国零售业规模大、产出低,是零售大国,但还不是零售强国。
可喜的是,我国零售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创新的步伐。今年零售业呈现很多热点和亮点,从仓储会员店的探索、自有品牌和产品供应系统的持续推进,到私域流量和数字化的进一步深化、区域零售企业的精细化运营和逆势增长,还有超市的餐饮化、便利店鲜食工厂的建设、免税品零售的突破、购物中心的轻资产化和深度运营、时尚零售的国潮营销、新茶饮的快速扩张、即时零售的加速发展等。有关专家认为,未来要重点关注购物行为在模式迭代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互联网平台的新竞争、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对零售的影响等,积极推进零售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出应有贡献。
商务部今年出台了《智慧商店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为充分发挥零售业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将在三个方面着力加强。一方面,鼓励实体零售企业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改善门店经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另一方面,推广集采集配、统仓统配、反向定制等新模式,发展柔性供应链、敏捷供应链,强化物流支撑,推动零售流通渠道重构。此外,推动卡券线上发放、活动发布、智能推送、积分通兑等数字服务,鼓励线上导流、线下体验,推动线上线下产品“同标、同质、同价”。我国将以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为方向,推动商业零售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