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央行:数字人民币已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
发布时间:2021/11/11 财经 浏览:273
11月9日,央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演讲,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进展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保护隐私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开展的工作。
易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下一步,中国央行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他还强调,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应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
易纲称,对中国而言,研发数字人民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要,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货币和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据他介绍,人民银行从2014年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在2016年搭建了中国第一代央行数字货币原型,同时提出M0定位、双层运营体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2017年起,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目前包括十个城市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景。部分城市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低碳红包等使用场景。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白皮书。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易纲表示,下一步,中国央行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一是参考现金和银行账户管理思路,建立适合数字人民币的管理模式;二是继续提升结算效率、隐私保护、防伪等功能;三是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间的交互,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四是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提升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
数字人民币“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
易纲在演讲中指出,CBDC(央行数字货币)对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CBDC的设计。如果CBDC更类似现金,则影响相对有限。但若具有存款等金融资产的属性,则可能引发存款替代,导致金融中介规模收缩并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鉴此,人民银行妥善研发设计方案,有效降低负面影响。首先,我们坚持数字人民币的M0定位,不计付利息,降低与银行存款的竞争。其次,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实施中心化管理,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作为中介,为公众进行数字人民币兑换并提供支付服务。再次,设置了钱包余额上限、交易金额上限等制度摩擦,尽可能降低挤兑风险。同时,在试点过程中,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也是重要测试内容。
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是CBDC不可能完全匿名,否则会加剧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交易的风险,损害公众利益。但也有人质疑,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导致央行掌控了太多的信息?
易纲对此表示,我们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数字人民币在匿名性方面采取“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最少、必要”原则,采集的信息量少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同时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储存与使用,除非有明确的法律要求,人民银行不得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机构。近期中国还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从立法层面加强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
数字货币使用和推广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易纲强调,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应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差异大,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决定了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只要存在对现金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现金供应或以行政命令对其进行替换。
他还表示,数字人民币设计和用途主要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国际使用相对复杂,涉及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等法律问题,国际上也正在深入探讨。鉴于跨境使用的复杂性,数字人民币当前以满足国内零售需求为主。
易纲称,人民银行愿与各国央行以及国际机构加强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目前已与国际清算银行、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及香港金管局联合发起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bridge)项目,共同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和技术可行性,与欧央行也就CBDC的设计开展了技术层面的交流。未来,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方式,与在场央行和国际组织探讨CBDC的标准和原则,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