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财经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政府“出手”托市,猪肉价格啥时候止跌回升?
发布时间:2021/07/12 财经 浏览:163
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继续下跌,环比下降13.6%,同比降幅达36.5%。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已经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7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为市场“托底”。
政府为何此时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临时收储需要满足什么标准?对猪肉价格走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过度下跌进入“一级预警”,政府收储2万吨猪肉
价格过度上涨时,政府临时投放储备平抑价格;价格过度下跌时,政府启动临时收储,为市场“托底”。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养殖户亏损严重。7月7日,政府出手“救市”,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总量为2万吨。
为何选择此时启动临时收储?这里有一个核心概念:猪粮比。
猪粮比,即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以猪粮比价为标准,判断生猪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划分猪价预警区间。
我国猪粮比价采用国家发改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根据这一比价,国家发改委于今年6月9日调整猪肉价格预案。针对过度下跌的不同情形分为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6:1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一级预警。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预算设定的标准,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
根据预案,国家层面发布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全面启动收储。
总量2万吨的收储规模是如何确定的?根据预案,中央临时储备规模由有关部门会商确定。需启动临时储备收储的省份,按照有效“托市”的目标确定收储规模,必要时进一步增加。
政府出手稳养殖户预期,北京肉价6月底已现回升
预案有明确要求,实施临时储备收储,实现有效“托市”目标要求。那么,本次收储会对市场和猪价有多大影响?
此次猪价预案调整是2009年以来有关猪肉价格工作预案的第四次调整。2009年建立猪肉价格预案机制以来,每次收储效果不同。
2009年6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前一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87:1,已经连续四周低于当时预案设定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6:1),达到了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收储后,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被扭转。2009年6月第二周,生猪价格止跌企稳,从第三周开始实现了连续15周回升。
与2009年的迅速见效相比,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9年的收储效果都出现一定延迟,甚至到当年的第二次收储时,效果才逐渐显现,猪肉价格显著回升。
具体到本次收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认为,2万吨的收储量相比于猪肉总产量占比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对稳定猪价、恢复养殖场信心会起到很大作用。
一段时间的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已经导致养殖户出现悲观情绪,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不过,6月底以来,北京地区猪肉价格已经有所回升。
北京新发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7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9.7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6月25日)的16.50元/公斤上涨19.70%,周环比大幅上涨。
分析上涨原因,刘通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超大体形的白条猪在市场上的占比明显下降,新上市的白条猪均重已经减轻,导致猪肉的市场供应量有所下降。
同时,政府启动收储等措施稳住了养殖户的预期,抛售心理减弱。屠宰厂也看到了这个时机,提前启动抬价程序,使得肉价上涨的时间早于猪价上涨的时间,肉价上涨的幅度高于猪价上涨的幅度。到目前,肉价基本上已经爬出谷底。
预判猪肉价格的后期走势,刘通认为,结合北京地区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再次达到6月底的高点并不容易,肉价可能震荡几日,较好情况是养殖场能够基本接近盈亏平衡点,但深度亏损的现象已经被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