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商务部:中方愿与澳方重启经贸交流机制
记者6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当天应约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举行视频会谈。王文涛表示,中方愿与澳方重启经贸交流机制;拓展在气变、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合作空间,推动两国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 ...
-
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与活力
发展如棋局。看清每一处落子的深意,方能运筹帷幄、进退自如。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
-
全国首个批量化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开工
日前,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全国首个批量化采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项目。 风电场位于漳浦县东南侧海域,中心距离海岸线32.8公里,场址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
-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支持绿色交易所建设成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北京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彬表示,北...
-
重点项目建设忙
在位于河南洛阳新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洛阳圣久锻件有限公司的环锻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加速运转,工人们埋头生产,确保所有订单能够保质、按期交付。“目前,公司全年订单都已排满,我们组织好员工开足马力生产,...
财经
-
如何全面激活乡村要素市场
日前,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人们见识了乡村作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开局即决战的当下,有必要对乡村作为要...
-
社会库存七连升 钢材市场需求处于恢复阶段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7周上升,但建材、板材库存上升速度有所放缓。从需求端看,节后下游需求释放有限,市场成交依然不足,市场需求处于恢复阶段。 上升速度放缓 兰格钢铁网最新数据显示...
-
苹果季度营收四年来首次下滑
3日,苹果发布该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苹果当季营收达1171.54亿美元,同比下滑5.5%,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苹果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净利润达299.98亿美元,同比下滑13.4%...
-
互联网企业去年总收入14590亿元
记者3日从工信部了解到,2022年互联网业务收入小幅下降,利润总额保持增长,研发经费规模加快增长。 具体来看,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590亿元,...
-
美联储八次加息难遏通胀 抑制经济等副作用显现
当地时间2月1日,美联储在结束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4.5%至4.7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连续第8次加息,在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提升450个基点,达到2017年9月以来新高。与此...
政府“出手”托市,猪肉价格啥时候止跌回升?
发布时间:2021/07/12 财经 浏览:128
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继续下跌,环比下降13.6%,同比降幅达36.5%。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已经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7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为市场“托底”。
政府为何此时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临时收储需要满足什么标准?对猪肉价格走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过度下跌进入“一级预警”,政府收储2万吨猪肉
价格过度上涨时,政府临时投放储备平抑价格;价格过度下跌时,政府启动临时收储,为市场“托底”。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养殖户亏损严重。7月7日,政府出手“救市”,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总量为2万吨。
为何选择此时启动临时收储?这里有一个核心概念:猪粮比。
猪粮比,即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以猪粮比价为标准,判断生猪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划分猪价预警区间。
我国猪粮比价采用国家发改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根据这一比价,国家发改委于今年6月9日调整猪肉价格预案。针对过度下跌的不同情形分为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6:1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一级预警。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预算设定的标准,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
根据预案,国家层面发布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全面启动收储。
总量2万吨的收储规模是如何确定的?根据预案,中央临时储备规模由有关部门会商确定。需启动临时储备收储的省份,按照有效“托市”的目标确定收储规模,必要时进一步增加。
政府出手稳养殖户预期,北京肉价6月底已现回升
预案有明确要求,实施临时储备收储,实现有效“托市”目标要求。那么,本次收储会对市场和猪价有多大影响?
此次猪价预案调整是2009年以来有关猪肉价格工作预案的第四次调整。2009年建立猪肉价格预案机制以来,每次收储效果不同。
2009年6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前一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87:1,已经连续四周低于当时预案设定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6:1),达到了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收储后,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被扭转。2009年6月第二周,生猪价格止跌企稳,从第三周开始实现了连续15周回升。
与2009年的迅速见效相比,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9年的收储效果都出现一定延迟,甚至到当年的第二次收储时,效果才逐渐显现,猪肉价格显著回升。
具体到本次收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认为,2万吨的收储量相比于猪肉总产量占比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对稳定猪价、恢复养殖场信心会起到很大作用。
一段时间的猪肉价格持续下滑,已经导致养殖户出现悲观情绪,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不过,6月底以来,北京地区猪肉价格已经有所回升。
北京新发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7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9.7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6月25日)的16.50元/公斤上涨19.70%,周环比大幅上涨。
分析上涨原因,刘通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超大体形的白条猪在市场上的占比明显下降,新上市的白条猪均重已经减轻,导致猪肉的市场供应量有所下降。
同时,政府启动收储等措施稳住了养殖户的预期,抛售心理减弱。屠宰厂也看到了这个时机,提前启动抬价程序,使得肉价上涨的时间早于猪价上涨的时间,肉价上涨的幅度高于猪价上涨的幅度。到目前,肉价基本上已经爬出谷底。
预判猪肉价格的后期走势,刘通认为,结合北京地区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再次达到6月底的高点并不容易,肉价可能震荡几日,较好情况是养殖场能够基本接近盈亏平衡点,但深度亏损的现象已经被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