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稳步增长
发布时间:2021/07/09 财经 浏览:150
当前,各行各业、各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啥样?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随后,各省区市陆续发布当地的相关数据。
记者梳理发现,有的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有的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增速超过10%,有的行业继续稳居收入第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冲击,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稳步增长,工资变化亮点不少。
看地区:
有差异但增长是“主旋律”
——江苏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首次突破10万元,深圳超13万元;上海全口径单位月均工资首次超1万元
先来看全国平均工资状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虽然增速比往年回落,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增长。
“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经济率先复苏,能够实现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是十分不易的。”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本报记者表示。
分地区来看,各地平均工资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增长仍是“主旋律”。
以城镇非私营单位来说,记者梳理已有公开数据发现,深圳年平均工资增长6.8%,达137310元;江苏首次突破10万元,达103621元,两地均处在全国较高水平。
以城镇私营单位来说,四川、山西、湖南等地年平均工资增速突出,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3.5%、11.2%、10.5%。
上海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24056元,平均每月10338元,首次过万,比上年增长7.9%。
城镇私营单位多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为何去年平均工资继续实现增长?“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通过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加定向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延期还本付息、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就业补贴、减免社保费用等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保障了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比较来看,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增速略高于非私营单位。“这说明平均工资增长结构性状况良好,有利于缩小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之间的平均工资差距。”苏海南说,作为就业的主体,私营单位工资增长更快,也有利于为就业提供更好保障。
平均工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苏海南介绍,企业经济效益、物价水平、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均会发挥作用。同时,工资增长还具有刚性特征。“这是因为经济总体水平在一定阶段内是增长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需要相应的工资增长来适应发展变化。”苏海南说。
看行业:
多数工资水平稳步走高
——最高增速近20%,技术含量较高、知识密集型行业表现抢眼
哪些行业收入水平更高、增速更快?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平均工资增速较快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统计的19个行业门类中,除住宿和餐饮业外,其余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3.4%、10.7%和10.0%。
孟灿文分析,在疫情影响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和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快速增长。疫情防控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发放抗疫补贴,带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受202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加之受部分地区对就业人员结构调整的影响,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增速较高。
从工资水平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1.44倍和1.37倍。
城镇私营单位中,多数行业平均工资保持增长——
在统计的18个行业门类中,除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等3个行业平均工资下降外,其余行业均实现增长。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分别增长18.7%、9.8%和9.6%。而教育行业平均工资下降4.6%,增速最低,是由于私营教育行业多为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受疫情影响,长期停课导致单位收入下降。
从工资水平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1281元,金融业82930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223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5倍、1.44倍和1.25倍。
综合来看,不论在城镇私营还是非私营单位,不论增速还是绝对水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抢眼。对此,苏海南分析,技术及知识价值含量较高的行业,当前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明显,国家同时实行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信息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出高,相应的工资也高,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这也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看意义:
制定政策标准的重要依据
——不代表个人收入,但能反映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总体水平,对制定或调整产业发展、民生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平均工资能代表个人收入水平吗?
据了解,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针对法人单位统计的,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孟灿文还介绍,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不同以及个人所属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有高有低。实际上,工资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平均值。因此,要更加准确地了解工资差距及变动情况,不仅要看总体平均数据,还要结合更详细的分地区、分行业、分岗位工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那么,公布平均工资这项统计数据有何意义?
“平均工资能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总体水平,对于了解地区或行业发展,制定或调整产业发展、民生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统计局在解读中表示。
具体来看,平均工资可作为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是作为赔偿制度的基础数据;是政府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制定税收起征点标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些地区已经将2020年平均工资纳入使用,如河南省近期发通知明确,按照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月平均工资5946元的计发基数,核算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工伤职工护理费待遇。
苏海南建议,在平均工资之外,还可考虑发布工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等数据,便于社会各类人员找到本群体人员工资水平所处的位置。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将不仅仅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态势,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等都是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