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午夜,“雪游龙”里补冰忙

新闻

居住区试点新能源车充电“统建统服” 居住区试点新能源车充电“统建统服”

找桩距离不大于500米、服务费不高于每千瓦时0.5元、排队时间不长于5分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印发《北...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 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美团单车对学校考点等区域周边单车车锁设置语音静音,或降低播报音量,在重点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及时调度清运车辆。 哈啰单车开锁和关锁环节语音播...

  •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开建 将于2025年12月竣工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学校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西片区,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十二年建制学校。 规划显示,学校新建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

  • 北京城区供水已超去年最高日供水量 夏季高峰供水保...

    记者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了解到,近日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城区日供水量逐渐攀升,已超过去年最高日供水量,城区供水由常态运行转为高位运行状态。市自来水集团已开启夏季高峰供水保障模式。 6月5日,北京城区日...

  • 北京市5.8万余名高考生7日上考场

    (7日),北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上考场。今年,全市共设18个考区,100个考点、2029个考场。 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是今年考试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现手机等通信设备在高考中带...

财经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00余个潮流品牌将集体...

  •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侦破环境领域刑案190余起

    (5日)通报,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破坏耕地、非法开采、非法排污等类型案件得到了有力遏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去年以来,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几类案件仍相对高发。...

  • 平安人寿400服务热线,快速解决您的难题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Ai、智能语音助手等横空出世,并深受大众好评。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简单...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其中大兴机场口岸5月出入境旅客量突破10...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举办“携手新征程,共创新未来”新...

    5月30日,正值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之际,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协同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在中信大厦隆重举办“携手新...

  • 营造“森林+田园景致”休闲空间 12公里上庄绿道开放

    古香古色的亭子、层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小路、鹅卵石岸的溪流……1日,海淀区上庄镇上庄绿道正式开放,这条沿沙阳路两侧建设的12公里绿道,为市民营造了“森林+田园景致”的休闲空间。 沙阳路是本市“十五规划...

午夜,“雪游龙”里补冰忙

发布时间:2021/10/27 文化 浏览:174

临近午夜,海陀山漆黑静谧,“雪游龙”里亮如白昼,飞驰了14个小时的雪车和钢架雪车停了下来,运动员相继离场,制冰师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全长1975米,由16个倾斜度和弯度各异的弯道组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

10月5日,“相约北京”雪车和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开始。每天,“雪游龙”里的冰面,要承受14个小时近千次滑行。为了让运动员们每天都能在最平整、光滑、纯净的冰面滑行,14名国际制冰师及20位平均年龄35岁的中国小伙子组成制冰师团队,两班倒,24小时实时修补冰面。

已至午夜,场馆温度已跌破零下10摄氏度。从工作室驱车5分钟,国际制冰师队长和朱永涛带领的中国制冰师团队抵达“雪游龙”出发区。在“雪游龙”中段,另一组制冰师团队同步抵达。两组各负责900余米,覆盖全赛段。就位后,几位制冰师紧了紧衣领,进入赛道下方冰面,忙碌起来。

历经一整天的滑行,赛道上,有一道道几厘米宽的凹槽,深浅不一,凹槽旁还散布着霜、冰碴。制冰师们拿起扫帚,认真清扫冰面,“除霜、清扫是第一步,得把这些霜、冰碴都清理干净。”制冰师说。制冰师卫家良打开赛道旁的水龙头,手持水管、喷头对准清扫过的冰面,开始洒水。“除霜、清扫、洒水,是补冰、修冰前的准备工作,先去除冰面杂物,并初步恢复未受损的样子,否则一粒沙子都可能对后续的修冰产生影响。”朱永涛说,洒水管连接的都是制冰专用的纯净水,在整个赛道,遍布着40多个水龙头,均匀覆盖了每个弯道。

洒水告一段落,补冰、修冰正式开始。带着冰水混合物,拿着补冰铲,负责补冰的周军在赛道中寻找着破损的冰面,遇到一处明显破损的冰面,他先用补冰铲将冰水混合物固定到冰面上,抹平、待其凝结后,再用水管浇上水,使其牢固凝结。

重点部位补冰完毕,修冰紧接着跟上。制冰师手里,拿着一个长约1.5米左右的工具,一根木杆连接着一个长方形的框架物,框架物两侧是刀架,中央是冰刀,这就是制冰师专用的修冰刀。“修冰刀是量身定制的,每位修冰师的臂力、臂长不一样,冰刀角度也都不一样,每天修冰时刀片会打磨得十分锋利,这样修出来的冰面才会十分光滑。”朱永涛说着,两手一前一后握着木杆,找准赛道下方最边沿的冰面,将修冰刀从下往上推。修冰刀所及之处,冰面逐渐光洁如镜。之后,再对全赛道均匀洒水,让其凝结成冰、平整坚固。

几个小时的紧张忙碌,时针已指向凌晨5时,海陀山上空,飞鸟啁啾,新的一天到来了。

清晨9时30分,运动员们陆续来到“雪游龙”出发区,迎接他们的是全新、洁白、光滑的冰面。此时,制冰团队另一班次的成员已上岗90分钟了,在运动员训练间隙,他们会巡查、响应塔台指令,随时补冰、修冰,守护冰面。

此次“相约北京”测试活动,“雪游龙”中,5项测试活动连续举办、测试时间最长。紧贴着零下10摄氏度的冰面,寒冷环境、昼夜颠倒的工作考验着制冰师们的技术、意志和体力,虽然辛苦,但大家干劲儿十足,“冬奥会是世界盛会,能为全世界的顶尖运动员服务,对我们中国制冰师来说是挑战也是荣誉,我们应该也必须对准冬奥标准、国际标准,用精益求精的匠心展现中国制冰师的风采!”朱永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