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
发布时间:2022/06/06 汽车 浏览:233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放缓。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7.1万辆,同比上涨10.3%,对比前3月57.2%的高增速,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中国汽车海外市场正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多因素致出口放缓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进入2022年后,我国汽车出口量在1月份创下了单月新高,为23.1万辆,同比增幅达87.7%。不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汽车20万辆,同比增长33.6%;4月份出口汽车17.1万辆,同比增长10.3%,增幅连续两月缩小。
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受阻。3月份开始,国内两个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上海和长春的不少整车厂及零部件厂商减产或停产。比如,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工厂,以及上汽集团旗下上海多家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等均宣布停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长三角地区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上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致使汽车生产不畅问题突出。4月份,上海地区5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份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4月份以来,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严峻考验,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到较大阻碍,生产供给能力大幅下滑。
除了生产和物流压力,国际复杂环境也给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中汽政研汽车产业政策研究部国际化研究团队指出,当前,俄乌局势复杂多变,西方制裁不断加剧,导致物流迟滞、原材料涨价、零部件断供等诸多问题,已对国内汽车产品出口和产业链发展造成冲击。
新能源优势依然突出
5月24日,运载24辆新能源汽车成套配件的铁海联运班列驶离广西柳州南物流中心,途经钦州港装船后运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去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大增,特别是新能源车出口量价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58.8万台,今年出口呈现持续走强态势。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车出口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278.7%;出口额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9%。
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先发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发达国家要比传统燃油车顺畅许多。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速超过200%,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超过1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不仅体现在销量和服务上,更体现在海外建厂等全球布局上。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海外有6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高度重视协调传统汽车企业与电动汽车企业积极性,充分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极大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在管理部门、科研、能源等不同领域的协同合作。其次,自主品牌车企在妥善处理好多种技术路线问题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更借助于国内智能芯片企业产品研发快、与用户联系紧密等优势,在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成功实现“换道超车”。再次,得益于各大汽车企业对消费者多样化诉求的及时响应,中国自主品牌为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多元化需求而纷纷聚焦不同细分领域,研发出各种多样化、多功能的产品。
保稳提质坚持“走出去”
“在未来长安的销量中,海外市场份额要超过30%。”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达如此决心。今年前4个月,长安汽车出口销量占总产量的13%,去年这一数字为5%。
崔东树表示,目前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要重塑供应链信心,稳定政策预期,建立更强大的信息共享体系,让中国汽车供应链体系保持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核心地位,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有更大份额。
掌握核心技术为中国汽车“走出去”增添了底气。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目前中国车企的驱动电机技术基本与国外水平同步,大部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机控制方面也基本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方面,中国企业更是走在了前列。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的重大机遇。崔东树认为,国内车企要强化供应链韧性,提升供应链战略规划、管理及执行能力;要在现有供应链体系中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能力,以快速准确评估重大风险对企业销量及利润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要提高相应的核心能力,包括供应链战略设计、动态集成供应链规划、端到端供应链数据透明化及协同、运营模式优化。
汽车“走出去”还要保稳提质。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在开放竞争环境下,汽车产业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汽车行业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提高技术和产品附加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汽车企业要充分把投资和贸易结合起来,利用好国内的外贸政策,尤其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要充分借助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商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