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农业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新闻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农业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08 科技 浏览:273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定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实施数字乡村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为“三农”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党委高度重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将“三农”业务数字化作为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积极落实《通知》要求,统一思想、统筹谋划,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整体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农业银行“十四五”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及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要点,召开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会议,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向,部署推动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二是加强与政府和机构等合作,构建工作合力。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服务乡村振兴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四川省政府共建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与国资委和6家涉农央企深化战略合作;与全国工商联合作开展金融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三是科技赋能,探索“三农”数字化新路径。围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指导各分行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县(乡镇/村)为重点,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服务方案,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目前,农业银行在9个试点省(市)已有35个示范任务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二、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

农业银行积极探索通过金融科技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可得性与便利性,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一是在加大物理网点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惠农通服务点建设。惠农通服务点作为物理网点的有效补充,可以为农村或偏远地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目前的惠农通机具,已经由原来的以支付结算为主,发展为提供办贷、办卡、理财、缴费等综合金融服务渠道。二是加大手机银行在农村的推广力度。针对农村地区对掌银的特色化需求,设计了更符合农民使用习惯的乡村版、大字版手机银行。同时,大力开展“掌银下乡”行动,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建设掌银示范村,利用移动化的离行设备,开展掌银集中签约,扩大移动金融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客户享受便利的掌上银行服务。三是推动农户贷款线上化、标准化,着力缓解农户融资难题。2016年以来,农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运用,通过对客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和交易数据的深入挖掘,推出“惠农e贷”产品,实现了农户贷款线上申请、自动授信、自动审批,通过手机随借随还,有效满足农户贷款小额、高频需求。同时,2019年起,农业银行在全国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进村入户为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利用人脸识别、联网检查、GPS定位等技术,实现农户信息采集、核查、受理一站式作业,将涉农数据转化为信用信息,优化惠农e贷模型,从而使农户线上贷款更加方便、快捷。

三、探索新技术应用,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成果,围绕智慧农业产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探索,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推出涉农供应链融资产品“龙头e贷”。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等,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涉农小微企业、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小农户”连接“大生产”“大市场”,解决农业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降低风控成本。二是建设“农银e管家”电商平台。围绕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领域,为产业链商户提供多渠道支付、进销存流程化管理、管家式经营分析和网络融资等综合化服务。深度绑定重点龙头企业和核心商户,并以此促上游、拉下游,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供销链各环节的服务支撑。三是聚焦智慧养殖领域,创新“智慧畜牧贷”产品。利用电子耳标、智能项圈、生物识别等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畜牧活体抵押物数据,实现畜牧生产数据的监管与追溯,着力解决传统贷款模式中活体抵押物难以监管的问题,有效扩大了养殖业贷款服务范围和规模,提升了养殖产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四是围绕智慧种植领域,推出农业生产管理平台。联合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推出适配不同经营模式的涵盖种植、管理、物流、销售、财务等全流程的农产管理系统,为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管理服务及金融解决方案,提升银企合作深度,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四、加强与政府合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我国乡村治理正在通过“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村务”等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农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政府合作建平台、建系统,将金融服务嵌入乡村治理场景,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出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平台集账户监管、资金归集、资金调拨、代发工资、村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和乡村治理的线上化、智能化。目前,农行已与1000多个县签订了“三资”平台合作协议,覆盖10万余个行政村。二是探索基层乡镇治理新机制,推出基于互联网云部署的乡镇治理政务平台。针对政府基层工作“事务多、消息多、报表多、反馈多”的难点及“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要求高”的痛点,推出乡镇治理政务平台,覆盖任务管理、综合办公、智慧党建、积分管理、责任巡查、网格管理等基层真实工作场景所需功能,提供“三端一屏”(办公APP端、村民小程序端、管理Web端、数据大屏)多渠道服务,满足乡镇治理过程的信息化及考核化要求,有效解决乡镇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夯实“三农”数据基础,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渠道、数据质量不高、共享开放不足等问题始终是制约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银行加大金融科技应用力度,积极强化与各方的合作,紧跟农业现代化、乡村数字化的进程,加快推进涉农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存储,通过内外部数据收集和积累,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三农”大数据体系,培育先进的“三农”大数据服务能力。一是首创“农业、农村、农民”数字孪生数据服务体系。应用生物识别等多种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多维度信息采集,目前数据信息已覆盖2亿农户。二是加强数字化风险防控。通过流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信用、欺诈等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打造“集中+自动”风控作业模式,实现风险信号的立体式处置。三是针对农村金融地区偏远、覆盖面大、农业经营要素不稳定等现实难题,借助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对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以及牛羊群养殖情况和受灾情况进行观测,替代线下人工调查,降低风险监控成本的同时提升监控效率。

今后,农业银行将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任务,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打法”、更前沿的科技,打造数字化“三农”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