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绿色低碳产业将迎巨大增量空间
发布时间:2022/01/27 科技 浏览:97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继2021年年末“双碳”政策体系两大纲领性文件发布后,今年以来,中央及部委密集谋划,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并加快落地。与此同时,多方正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一方面力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其中,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目标产值达到11万亿元。
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多方密集谋划,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加快落地,为节能减排、绿色消费、工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作好“双碳”工作指明了方向。
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部署十大重点工程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等,并明确从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八个方面健全政策机制。
在绿色消费领域,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针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信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记者获悉,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工业领域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是支撑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政策完善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从而带动减污降碳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进一步释放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5G等新兴技术赋能低碳转型
在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据介绍,本届亚运会杭州赛区在中国联通5G电力虚拟专网的管理和调控下,用电能耗大幅降低。“可以说亮起的都是‘绿’灯,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总量。”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王源涛说。
在位于北京的三一重工“灯塔工厂”里,依托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根云平台,工厂建立最优的能效模型及评价指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能源精细化管理。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源头上“踩油门”和过程中“精打细算”,桩机工厂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0.5%。
“当前电力、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涌现出一批数字化技术改造带动能源资源效率系统化提升的典型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工业节能降碳增效的新驱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孝洋说。
相关政策部署将进一步加码。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国资委日前发文也明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王孝洋表示,“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面向节能、降碳、节水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速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在多方密集部署下,“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有望迎来巨大增量空间。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等,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表示,壮大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可以提升工业竞争力,也可以为交通、建筑、农业、通信等各行业提供绿色低碳产品。
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力。工信部提出,鼓励地方财政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工业绿色发展项目。
金融方面,2021年11月央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近期已进入落地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了获得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情况。该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将是产业发展的主基调,新能源产业、节能减碳装备制造业、节能减碳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行业等绿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有望成为投资的热点。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资金渠道,满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