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筑牢新就业形态“蓄水池”,需产业发展与劳动保障彼此促进
发布时间:2022/10/26 新闻 浏览:155
在党的二十大会场,快递员宋学文、网络主播李敏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引人关注。伴随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快速发展,工作时间灵活、市场需求巨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尚存短板,如何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事关就业公平与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些都为开展相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下,一些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正不断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日益完善。不过,新就业形态仍处于发展变化中,新问题还会相伴而生。因此,对其支持和规范发展既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也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比如,面对如何缴纳保险、如何界定劳务关系与工作时长等问题,既要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前提,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也要统筹考虑平台企业正常运营与合理收益。
一方面,应鼓励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持续创新,助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在政策端,督促、引导、推动平台企业切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为更多企业提供社会保障办理便利或优惠,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在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间,提供第三方调解途径,及时有效化解矛盾。
另一方面,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升相关管理服务水平。在企业端,平台企业要自觉接受监督,注重自纠自查,完善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和沟通协商制度,保险公司也可设计更多有利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商业险产品。同时,考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拓宽上升渠道,进一步推动其向职业化转变。
只有产业发展与劳动保障彼此促进,才能更好筑牢新就业形态“蓄水池”,发挥其吸纳就业人口、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的积极作用,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