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政策力挺 基建投资将跑出“加速度”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政策力挺 基建投资将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2/05/07 新闻 浏览:199

近期,中央连续部署稳投资举措,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专家认为,以促进基建投资为主要抓手的增量政策有望加速推出,新一轮基建投资空间将打开,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达10%。

基建投资增速料明显反弹

二季度以来,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基建通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4月15日至29日,全国重大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约1300亿元。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定调,意味着基建定位从仅仅为‘托底经济的工具’上升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新高度,行业短期及中长期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各部委将加紧出台配套措施,继续加力推进基建投资。”国盛证券分析师何亚轩表示。

中金公司研报同样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重要位置,有助于提升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如果疫情在5月得以缓解,结合近期出台的利好政策,基建实物投资有望在年内实现一定程度回补。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自上而下的政策变化将推动基建项目建设和融资更加顺畅。在基建投资支持稳增长的背景下,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冲击10%。

新基建稳步推进

除了短期发挥稳增长功效,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将在中长期发挥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预计2022年新基建投资规模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54%,明显快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速上行的重要发力点。”据兴业证券研报测算,2022年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0.16至0.53个百分点。

目前,多地已明确2022年新基建“施工图”,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正扎实推进。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孙伟日前介绍,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建5G基站8.1万个,总规模超过150.6万个;千兆网络端口新增54.9万个,总量达到841万个,具备了覆盖3亿家庭的能力。

“东数西算”工程亦成为今年新基建的重要发力点。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十四五”期间,预计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对于下一步如何促进新基建投资,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将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让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加快相关领域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为防范新基建项目“一拥而上”和重复建设,业内人士建议,根据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统筹规划新基建区域、行业布局。

专项债全面发力

为支持基建投资提速,资金端也将发力。专家认为,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是重点。今年1至4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前置特征明显,对基建投资增长料发挥积极作用。

财政部此前介绍,截至3月末,今年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

Wind数据显示,4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038亿元,这意味着“提前批”额度已发行超过90%。

从投向看,“提前批”大部分精准投向了基建相关领域。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已发行的专项债中,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元、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

从4月数据来看,据中泰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周岳统计,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占比分别为34.8%、20.2%和15.7%。

展望未来,周岳预计,根据政策要求和历史经验判断,新增专项债将在6月形成发行高峰,剩余额度将主要在7月、8月完成发行。结合目前已披露的5月发行计划,预计5月将发行新增专项债5000亿元,6月将发行新增专项债8500亿元。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未来要保持较高的基建投资增速,需要配套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力,拓宽中长期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