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30家险企发理赔年报 国寿、平安平均每天赔付过亿

新闻

居住区试点新能源车充电“统建统服” 居住区试点新能源车充电“统建统服”

找桩距离不大于500米、服务费不高于每千瓦时0.5元、排队时间不长于5分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印发《北...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 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美团单车对学校考点等区域周边单车车锁设置语音静音,或降低播报音量,在重点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及时调度清运车辆。 哈啰单车开锁和关锁环节语音播...

  •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开建 将于2025年12月竣工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学校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西片区,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十二年建制学校。 规划显示,学校新建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

  • 北京城区供水已超去年最高日供水量 夏季高峰供水保...

    记者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了解到,近日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城区日供水量逐渐攀升,已超过去年最高日供水量,城区供水由常态运行转为高位运行状态。市自来水集团已开启夏季高峰供水保障模式。 6月5日,北京城区日...

  • 北京市5.8万余名高考生7日上考场

    (7日),北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上考场。今年,全市共设18个考区,100个考点、2029个考场。 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是今年考试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现手机等通信设备在高考中带...

财经

隆福寺—美术馆片区年底焕新 隆福寺—美术馆片区年底焕新

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京城三大地标形成的“文化金三角”,汇聚着国内顶级文化资源。随着城市更新提速,“...

  •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00余个潮流品牌将集体亮相。 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由首都会展集团指导、北辰领航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和潮玩族联合主办,202...

  •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侦破环境领域刑案190余起

    (5日)通报,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破坏耕地、非法开采、非法排污等类型案件得到了有力遏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去年以来,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几类案件仍相对高发。...

  • 平安人寿400服务热线,快速解决您的难题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Ai、智能语音助手等横空出世,并深受大众好评。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简单...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其中大兴机场口岸5月出入境旅客量突破10...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举办“携手新征程,共创新未来”新...

    5月30日,正值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之际,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协同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在中信大厦隆重举办“携手新...

30家险企发理赔年报 国寿、平安平均每天赔付过亿

发布时间:2022/01/12 新闻 浏览:149

2022年1月10日,合众人寿发布2021年理赔年报。至此,保险业已有30家险企发布理赔年报。从理赔金额来看,大部分险企的理赔金额同比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平均每天的理赔金额都超过1亿元。

理赔年报数据还显示,重疾险的出险率较前几年明显增长,其赔付金额占比最高,但案均赔款额仍然较低,尚不能满足人们对重疾医疗保障的需求。

从重疾险的发病主因来看,恶性肿瘤位居第一。其中,甲状腺癌是险企赔付恶性肿瘤的第一大原因。2021年2月1日,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完成全部切换,甲状腺癌由此开启分级赔付时代。从长远来看,此举有助于减轻险企的赔付压力,更加科学地发展重疾险业务。

人身险公司赔付额大增

赔付是保险服务的体现形式之一。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额为14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赔付1664亿元,同比增加13.4%。去年前11个月,尽管人身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6%,但赔付支出额达到6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赔付795亿元,同比增加14.5%。

险企发布的理赔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去年全年赔付件数超1911万件,同比增长近19%;全年理赔金额超546亿元,同比增长超16%,相当于平均每天为客户支付近1.5亿元赔款。其中,最高赔付案件的赔付金额为9950万元,获赔率达99.65%。平安寿险去年全年赔付额达412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赔付超1.1亿元;全年共赔付428万件,相当于平均每天赔付11726件。

部分中小险企的赔付金额也大幅提升。其中,阳光人寿去年累计服务理赔客户58万人次,同比增长21%;累计赔付36.1亿元,同比增长29%。百年人寿去年累计赔付17.4亿元,同比增长51%。同方全球人寿去年累计赔付4.87亿元,同比增长44%。

关于2021年人身险行业赔付金额大幅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是赔付延迟、保额提升、此前销售的短期产品集中兑付等几方面因素的合力所致。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葛玉翔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2020年发生的疫情,对出行和社交距离形成限制,导致部分保险赔付延后,当年的赔付基数较低。2015年至2017年期间,寿险行业储蓄型业务新单保费增长较快,部分5年期左右的保险业务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逐步到期,期满兑付集中体现在“赔付支出”上,也在很大程度推高了去年的赔付数据。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前11个月,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6%,但保额达到1188万亿元,同比上涨6.63%。一方面源于部分产品在价格不变或下降的情况下提升了保障额度;另一方面源于保险业赠送了很多保险保障,尽管没有实现保费收入,但会产生相应的赔付成本。

重疾险保额覆盖不足

从各家险企的理赔年报来看,医疗险的赔付件数大多居于首位,重疾险的赔付金额排名第一。在重疾险中,又以恶性肿瘤为第一大出险因素。

中国人寿表示,重疾险的出险率呈递增趋势。40岁以后,重大疾病风险显著提升,且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几年相比,2021年的重大疾病出险率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态势。从重疾险赔付金额分布来看,10万元及以下理赔件数占比高达93.55%,20万元以上理赔件数占比3%。重大疾病治疗康复费用一般需要10万元至50万元,且自费比例普遍较高。中国人寿在年报中指出,“商业保险作为社保的补充,配备足额的重疾保障,可有效抵御风险。”

泰康人寿表示,去年其赔付金额为76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重疾险赔付5万件,赔付金额达40亿元。从近5年的重疾件均保额和常见重疾的花费对比来看,人们投入的保险保障依然不足。例如,恶性肿瘤的医疗费用(含器官移植)通常在8万元至150万元之间,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在10万元至60万元之间。近5年来,重疾件均保额分别为9.8万元、11.9万元、15.5万元、15.3万元、15.04万元,尽管投保额有所提升,但仍不能完全覆盖重疾医疗所需费用。

一直以来,重疾险在我国健康险体系中是绝对的主力。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内重疾险约占健康险总保费额的60%。

“但当前我国重疾险发展面临一些困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重疾险的投保门槛和件均保费额较高;另一方面,截至目前,国内有效重疾险保单已超过2.2亿单,渗透率已较高,未来继续拓展的空间有限。预计未来几年,重疾险占比将不断下降,医疗险占比将继续上升。

中再寿险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重疾险的保障范围比较杂,可以包装成多个用途,虽然在新客户的获取上具备一定效率,但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因此,尽管人们对重疾险的保障金额投入并不充足,但想进一步提升保额并不容易。此外,重疾险还要面对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消费型保险产品的冲击。

《证券日报》记者对各家险企发布的理赔年报梳理后发现,2021年险企为恶性肿瘤支付的理赔中,占比最大的是甲状腺癌。重疾险的“重疾”定义切换之后,甲状腺癌的赔付与此前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全额赔付变为分级赔付,使重疾险赔付更加科学。2021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增设了重疾恶化因子,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发展重疾险产品。由此可见,重疾险赔付额显著上升的情况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