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预防”谷贱伤农” 托市收购稳定种粮农民信心

新闻

北京市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 北京市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委老干部局获悉,本市将围绕“组织设置好、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学习活动好、作用发...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北京市人事考试通用平台昨天(19日)公布2023年京考首批进入面试名单与调剂职位表,调剂报名将从今天正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预防”谷贱伤农” 托市收购稳定种粮农民信心

发布时间:2021/10/17 新闻 浏览:112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新格局,粮价形成逐步回归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原则,坚持并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忙。寒露前后是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各地正在克服连绵秋雨造成的不利影响,多措并举推进冬小麦播种。2022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尚未发布。在小麦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态势下,小麦最低收购价是否上调受到很多人关注。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为了预防“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行的一项惠农政策,最低收购价水平通常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而确定,目的是保障农民种粮不亏本,稳定种粮农民信心。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当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就会启动托市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市场行情好,市场收购价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主产区均未启动托市收购,这在近年来还是首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秋粮收购期间大部分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不排除个别主产市县因体量大、运距远等因素影响,有可能小范围启动托市收购。

实践证明,托市收购政策很好地发挥了政策托底作用,稳定了农民种粮预期,托住了农民种粮信心,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稻谷和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产量稳步增加,小麦产需平衡略有结余,稻谷年度结余300亿斤左右,小麦、稻谷库存保持较高水平,自给率超过百分之百,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

然而,由于我国粮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托市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度偏离政策设计初衷,最低收购价成为最高价,政策性收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挤压了市场的调节空间。在政策性收购之下,各类市场主体谨慎入市,以中储粮为代表的国有粮食收购主体成为粮食收购的中坚力量,国有粮库库存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造成粮食资源浪费,给国家造成巨大财政压力。而且,托市收购政策重产量不重质量的导向,使得农民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淡薄,热衷于种植高产粮食,市场优质粮源越来越少。

面对托市收购存在的问题,我国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取消了大豆、玉米临储政策,完全实行市场化收购,但保持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适当调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既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留出空间,又能保障种粮农民不亏本。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新格局,粮价形成逐步回归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广大种粮农户逐渐摆脱对托市政策的依赖,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普遍增强,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追求种粮收益最大化。

关于托市收购政策是否还要继续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在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托市政策没有存在的必要,废止是迟早的事。也有观点认为,在我国还未建立起农业成本保险和收益保险等有效保护体系前,托市收购很有必要。

从目前来看,托市收购仍然是我国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当前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形下,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原则,坚持并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种粮农民信心,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