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持久战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持久战

发布时间:2021/08/25 新闻 浏览:178

我国在制造业领域较好地实现了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这几十年实现的成果有目共睹,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比较而言,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开放还有很大需要改善的余地,特别是教育、医疗、科研、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等。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间歇性的疫情冲击和由此带来的负反馈机制对经济会带来巨大损失,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之重。需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做好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持久战。持久战需要完善制度建设,通过更合理的制度把工作落实在四个方面:精准防控、受损补偿、稳住需求、开放市场。

经济短期内受点伤害不可怕,拉长时间总能补回来。可怕的是疫情和大范围防控措施隔三岔五光顾,挥之不去。新冠病毒不断变种,在全球的传播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又不可能走向全面封闭,中国将不得不面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间歇性疫情冲击。间歇性的疫情冲击下,经济受到的伤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相加过程中放大。

精准防控

防止疫情大面积传播是前提,做不到这一点,恢复正常经济活动就无从谈起。既要防止疫情大面积传播,不能疏忽大意放任不管,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伤害,不能大炮打蚊子搞得到处都人心惶惶。落脚点是精准防控。

精准防控有赖于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经历了一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需要总结经验,特别是精准防控做得比较好的地区的先进经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管控制度和方法。全国各地参照这套制度和方法制定疫情管控措施,可以在疫情防控专家专业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对受损企业进行补偿

针对在疫情中损失惨重的企业和个体户,要有制度性的受损补偿办法。要让企业事前就能看到,如果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企业经营受到重大损失,受损企业会得到一定的政府补偿,企业不会因此破产。补偿方式需要包括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针对特定期间的企业员工就业补贴、企业房租补贴、企业税费减免、企业无息贷款和延期还款政策等。

不必担心由此带来的财政支出增加会让公共财政不堪重负。抗击疫情相关的财政支出留住了能创造收入的企业和就业,留住了GDP和税源。疫情防控期间,财政收支缺口放大和政府增发债券再自然不过,中国政府债券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高度欢迎,是市场上无可争议的无风险资产,足以说明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共财政的信心。

稳住需求是关键

稳住需求,就是稳住全社会的购买力。让购买力保持稳定持续增长,企业才能处于正常运营环境,这是避免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走向常态的必要条件。保持需求合理增长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有力的政策手段。

保持总需求增长的政策手段包括了货币政策、预算内的财政政策,以及未纳入预算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各种举债和支出活动。需求低迷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和预算内的财政支出都应该保持积极态度,形成政策合力。从总需求政策管理的政策组合角度看,政府主导的支出增长处于低位,对内需增长难有贡献。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降低利率,保持总需求增长处于合理水平。

稳住需求还需要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疫情给很多企业带来了现金流损失,新伤旧疾加在一起会让很多企业无力偿还贷款,银行坏账率和债券风险溢价随之上升。个别企业和金融机构出问题无伤大局,但要及时防止流动性危机的扩散,阻断风险的蔓延。

继续开放市场

开放市场是为了创造新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我国在需求端正在经历快速的消费升级,在生产端正在经历从资本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向知识驱动型增长,这其中的短板很多。补上这些短板,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不断地去试错。

我国在制造业领域较好地实现了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这几十年实现的成果有目共睹,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比较而言,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开放还有很大需要改善的余地,特别是教育、医疗、科研、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等。

这些服务业当中有些由政府主导,有些可以交给市场,有些可以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交给政府需要有完善的问责机制,需要让消费者评价服务有没有做好;交给市场需要有公平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政府需要尽可能充分挖掘市场在改善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多给市场留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