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发布时间:2021/08/24 新闻 浏览:135

(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积极贡献商务力量,奋力助推全面小康有关情况。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

王文涛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规模上看,2012年至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约年均增长8.4%,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从结构上看,民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也有了显著提升,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121台、冰箱102台、手机254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数字、文化、旅游、健康等各种消费热点层出不穷。下一步,商务部要顺应消费形势,提升传统消费能级。王文涛表示,家电、家具、汽车、餐饮是消费的“四大金刚”,将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特别是扩大二手车流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家电、家具循环利用、以旧换新;支持餐饮业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使餐饮消费进一步扩大;做好老字号的传承创新、品牌消费等。

同时,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着力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打造成国际消费中心。同时高质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区。

王文涛还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结合消费特点,采取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消费政策措施,推动“以节兴市、以节兴商、以节聚势”,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顺应潮流来推动消费结构提升、能级提升。

我国已经达成19个自由贸易协定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发布会上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达成19个自由贸易协定,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签署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

王受文表示,签署自贸协定,对于扩大我国同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与投资关系、稳定我国的外贸外资基本盘作用非常显著。2012年自由贸易协定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只有12.3%,到2020年,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接近35%。去年,疫情对全球的对外贸易影响很大,但我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增长3.2%,和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只增长0.8%,所以自贸协定对对外贸易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此外,签署自贸协定也进一步拉紧了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于我国对外开放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王受文表示,下一阶段要把现有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升级。同时加快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步伐,包括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中国和海合会以及和以色列、挪威的自贸协定谈判,正在积极考虑加入CPTPP方面的工作等。

引资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我国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近四年来,引资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去年,我国在全球外资下降40%的背景下,引资逆势增长4.5%。

王文涛指出,外资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十分之一,贡献了我国六分之一的税收,五分之二的进出口,“这充分说明,外资企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

同时外资企业在中国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一些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已经占其重要部分,特别是利润来源的主要部分。据外国商会调查报告显示,去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56%的美资企业、73%的欧资企业、89%的日资企业仍实现了盈利。

“我们现在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些解读比较片面,过多看到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不是不要外资了。这完全是误解。”王文涛解释说,大部分在华外资企业也是双循环的践行者,在国内生产、销售、采购,外资企业深深融入国内大循环。

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扩开放、强服务、保权益、优环境采取措施。在扩开放方面,将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抓紧研究出台2021年版负面清单。通过放宽准入,对限制越来越松,以及推动一些自贸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和推动WTO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