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东方纺织“出圈”再造工艺“焕新”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东方纺织“出圈”再造工艺“焕新”

发布时间:2023/05/26 财经 浏览:34

“这件衣服料子可再生吗?”“这款手工作物独一件吗?”近来,年轻消费者正在时尚消费市场里不断地表达着对环保美学的喜爱。记者留意到,可持续时尚与中国美学,也成为了今年时装秀场的重头戏。比如2023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出现的中国风以及2023春夏巴黎时装周的中古街拍风。其中可持续的再生工艺在传统纺织里更是“火”出圈,包括拆解重构的多材质融合布料,以及主张零浪费的“一刀裁”T恤。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郎青表示,解构织造的研究方向契合当下的设计趋势,其不仅能为行业留存系统的织物研究成果,更能为中国传统织物技艺和现代时装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考路径,对年轻设计力量来说也极具现实启发意义。

流行趋势

传统纺织发力“再生工艺”

4月杭州,郊区青山村的融设计图书馆前厅,展示着一把曾获2012米兰国际设计周Salone 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唯一大奖的椅子。“它的名字叫《飘》,由200多张制作油纸伞的宣纸制作而成”,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表示,解构传统手工艺是赋能现代设计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博物馆最核心的藏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手工艺材料和技艺。在这里它们能被细致地分类、保存、解构,并免费开放给独立设计师,以供其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汲取灵感。”他说。

记者留意到,融设计图书馆2023的研究成果里还包括了传统纺织业里的织造工艺,展示了极具创意的织造机理,以及由此衍生的联合性、复杂性再造重塑的成品。“从来没有想过传统的一针一线里,还藏有这么多的先锋元素。”来自上海的到访者小谭在图书馆里边参观边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融设计图书馆寻找传统织物源头的过程中,江南布衣在2022年与融设计图书馆共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对传统面料及工艺细节进行系统化的记录、梳理、研究和总结。

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告诉记者,此项目即是从“织物”这一材质出发,挖掘传统手工艺中的各种工艺细节,通过制造、再造和改造的创作过程,将织物的可能性解构到穷尽,最终实现“布尽其用”。

“东方美学的流行是今年的潮流趋势,背后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气。”郑丹丹表示,以“90后”“00后”为主力的消费群体渴望的是“简约自然、传统质朴、优雅从容”的慢生活,而凝结了千年东方传统智慧、取之自然的传统手工艺及面料成为青睐的对象,他们以此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归属。

5月广州,位于太古汇L3层南玻璃盒空间里,一场探索生活中可持续的“美”术展刚启幕。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能否重塑成艺术?看似无用的旧物能否拥有第二次生命?在这个携手上海时装周及can U可持续时尚平台打造的限时空间里,以回收再造与传统工艺再现融合的艺术尝试亮出了新鲜的答案。

就读设计系大四的小陈站在手工织物艺术家易洪波作品《夏布帘子Xiabu Curtains》前告诉记者,传统造物方式充满厚重的历史感以及人文温度,“从拆解、拼缀、缝制到重构,我觉得过程本身就很酷,充满了现代独立审美。解构旧物再造新流行,不仅环保还前卫。”趋势预测机构WGSN咨询顾问刘芝澍表示,“中国新一代消费者开始学会欣赏东方美学的深意。”品牌想要吸引目前及未来主力消费群体,则必须要学会将传统的技艺、文化的精髓、禅意的美学和自然的元素,浑然天成地嫁接于现代的产品、空间、器具和生活方式之中。

揭开“再生工艺”的秘密

这些灵感源自传统的“再生工艺”,究竟是如何在织物上展现其“功力”呢?记者以三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来揭开再生工艺设计的秘密。

图样纹理:提取结构与色彩,结合创意再创造

一条织线,通过或简单或复杂的交错构面,能完成无数种图形组合,如平纹、斜纹、缎纹、联合或复杂形态等。组合里经纬线间不同的交错方式,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面料肌理与图案。以上两点,是隐藏在一块看似平平无奇布料中的宝藏。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丝与敦煌》是此类解构再生工艺的成品之一。记者了解到,这是以传统织物艾德莱斯绸作为灵感的创作,复古浓郁的色彩图案呈现出朦胧美感,表达为具象的几何纹、忍冬纹、藻井图案,融合绯红、天青、石绿等鲜明色彩,于明艳视觉效果下呈现古典东方之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系主任、副教授郎青告诉记者,此设计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朦胧效果”,自然地淡化了传统布料原有的“霸道”明艳感,少了分厚重,多了分意境,能更好应用到日常穿搭场景中。

材料试验:织线与塑料结合,实现可持续再造

这是以“织物的多元探索”为角度切入到再生工艺,主打的就是不同环保材料的融合试验。你一定有这样的疑问,“这不就是靠科技实现循环再用吗?”不,这纯粹是从设计元素结构再造的角度出发。如中国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学生的一款作品《情感肌理》。

设计者打破环保材料惯常呈现的蓝绿色调,转而以激情澎湃的红色调为主,这是表达快节奏时代情感肌理的作品。郎青告诉记者,乍一看犹如海水翻腾,细看则细腻多层,单纯的织线借助不同材质揉成丰富的形态,触手温暖,质感饱满。“可持续设计,可以往更时尚的方向走,而纹样下的质感,可通过更多材质的试验性互融来实现。”郎青说。

剪裁应用:一片布运用到极致,零浪费成衣

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年有大约2600万吨旧衣服被丢弃,平均每人每年扔掉3-5件。其中,90%以上的废旧服装直接被填埋或焚烧,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再生工艺中关于剪裁的应用,就是在探索如何合理的利用每一寸面料,让布尽其用。

在广州纺织业“中华老字号”利工民的车间里,记者也发现了一门传承已久的独门工艺。据悉,这也是作为百年品牌能传承下来的秘籍之一:白汗衫,去掉肩骨线,一块布剪裁,平滑不扎肉,为肩部减负。随着时代变迁,从传统作为内衣形式存在的白汗衫,摇身一变成为时髦的百搭单品白T恤了。

行业观察

过剩面料再利用 可实现创新减废

今年以来,广东出台了多项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纺织和服装产业营收达到7000亿元,建成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强省。与以往“产业转型”的表述不同,今年强调的重点从“转”到“升”上。业内认为,近年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际上是对传统产业重要性的重新审视,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可持续时尚不仅在于消费者端减少包装浪费、旧衣回收等举措,更重要的是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生产端,如使用可持续的原材料、生产运输等环节。记者留意到,当“再生工艺”积极打造新一代的环保美学时,行业背后的生产链也需要同步升级。

5月,希音(SHEIN)宣布与可持续时尚企业Queen of Raw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采购其他服装品牌的过剩库存面料进行再利用,减少原材料使用和全新面料消耗,以成为可循环利用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希音已溯源到数百万码未经使用且符合采购标准的二手面料,为减少未来生产的原料浪费提供了可能。

《2023年循环时尚行业趋势报告》显示,受到环保意识的影响,代表着绿色生活,支持环保、热爱公益、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消费群体正在成为循环时尚行业消费的主流群体。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传统纺织业值得深耕的“新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