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
雄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近日,记者在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雄安论坛上获悉,雄安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未来之城”搭建起一条走向世界的“数字通道”。雄安新区成为中国第47个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城市。 ...
财经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跨省结算不断扩围,让“异乡愁医”成为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05 财经 浏览:114
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显示,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共有72个统筹地区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覆盖所有统筹地区。
此次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围,首先体现在地理范围上。2018年以来,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区市)相继开展区域内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2021年2月,新增15个省区作为改革试点,当时全国有27个省份开展门诊费跨省直接结算。现在改革再次扩围,地理范围越来越广,同一政策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已指日可待。
此次扩围还体现在病种上。最初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后来将门诊慢特病也纳入其中,并且被纳入的慢特病越来越多。要知道,慢特病本身就享受特殊的医保待遇,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意味着这些差异性很大的特殊待遇也要跨省流动,改革的难度要大得多。相信病种上的不断扩围,终将使疾病不分轻重缓急,无一例外地被政策所覆盖。
回顾整个跨省直接结算政策推进的过程,扩围始终是不变的基调。比如,最初只是跨省住院直接结算,此后跨省看门诊也纳入其中。跨省看门诊比跨省住院更普遍,这方面扩围使政策的惠及面大幅提升。再如,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不断扩围,当前不仅涵盖了所有大医院,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小医疗机构也实现了跨省直接结算。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或许有一天,跨省直接结算将涵盖所有医疗机构。
不断扩围的最终目标,是政策的阳光照见每个角度、惠及每名患者、覆盖每种疾病,使异地看病的所有围墙被推倒、门槛被彻底消除、信息被完全打通。到那时,看病再无省内省外之分、本地异地之别。当然,这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状态,要想实现这种状态,还须作出艰苦努力。就现有条件而言,这项改革的核心目标,仍然是在地理范围、病种、看病形式、定点医疗机构等方面不断扩围。
当前跨省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仅跨省就业的职工、随子女迁居的老人、回原籍居住的退休人员等,就不在少数。即使不在外地长期居住的人,也很可能因为出差、旅游、探亲等原因,需要到异地看病。异地看病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已成为不少人的烦心事,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人。全面有效化解这道难题,已变得时不我待。
由于各地的医疗市场块条分割现象十分突出,政策差异性很大,影响到医疗资源和患者跨省流动,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应该将医疗这个特殊的领域考虑在内,打通地区壁垒,缩小政策差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异地看病的便捷性,让“异乡愁医”真正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