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六大国有行财报比拼:工行分红千亿,交行年薪最高
发布时间:2022/04/08 财经 浏览:199
3月末,六大国有行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达145.4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5.17万亿元仍居首位,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30万亿元位居第二。邮储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0.87%,涨幅最大。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依旧领先,实现营收9427.62亿元,归母净利润3483.38亿元。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实现营收8242.46亿元,归母净利润3025.13亿元。其次是农业银行,实现营收7199.15亿元,归母净利润2411.83亿元。从涨幅来看,2021年六大行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均超10%,邮储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761.70亿元,同比增长18.65%,涨幅最大。
在利润分配上,六大行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超3800亿元,分红比例均超30%。其中,工行拟分红1045.34亿元,每10股税前分红2.933元;建设银行拟分红910.04亿元,位居第二。接下来依次是,农业银行拟分红723.76亿元,中国银行拟分红650.60亿元,交通银行拟分红263.63亿元,邮储银行拟分红228.56亿元。
息差收窄,中收创新增长点
从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仍是主要营收来源。尽管净息差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六大行利息净收入增幅保持在2%到7%之间。其中,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最高,增速最快,分别为6906.8亿元,6.8%。邮储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仅次于工商银行,同比增长6.32%,实现净利息收入2693.82亿元。
根据年报,六大行净息差及变动依次为,邮储银行2.36%,同比下降6个基点;建设银行2.13%,同比下降6个基点;农业银行2.12%,同比下降8个基点;工商银行2.11%,同比下降4个基点;中国银行1.75%,同比下降10个基点;交通银行1.56%,同比下降1个基点。
针对净息差收窄,多家银行表示,将调整存贷款结构。比如去年净利息收入增幅仅为2.2%的中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一方面将坚持存款“量价双优”,并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努力将存款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另一方面将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农业银行则表示,一方面,加强资产负债的双向组合管理,通过结构优化稳住息差大盘,包括大类资产的配置,提高零售贷款的占比,优化债券投资结构以及加快数字化经营,提升低成本存款、短期存款的占比;另一方面,优化调整定价策略、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相对而言,随着六大行加大布局零售,促进中收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点。比如去年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20.07亿元,同比增加33.42%。具体来看,其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幅达88.67%;理财业务收入增幅为23.15%;投行业务手续费增幅为43.95%;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增幅31.23%。
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邮储银行不良率最低,为0.82%,较上年末减少0.06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率最高,为1.48%,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此外,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不良率均为1.42%。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也呈现下降趋势,较上年分别下降5.49亿元和9.02亿元。
此外,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增长。其中,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418.61%,较上年末增长10.55个百分点。其次是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99.73%,同比上升33.5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39.96%,较上年末上升26.37个百分点。
人均年薪约20万元
此外,六大行年报披露了董事长税前薪酬。其中,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年薪82.93万元,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年薪82.56万元,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年薪82.09万元,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年薪81.99万元,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年薪81.99万元。
另外,根据年报计算,人均年薪依次为:交通银行工资、奖金费用为253.83亿元,员工共计90238人,人均年薪28.13万元。邮储银行工资、奖金等费用为416.18亿元,合同制员工178252人,人均年薪为23.35万元。建设银行工资、奖金费用为796.73亿元,共有员工351252人,人均年薪22.68万元。中国银行工资、奖金等费用为687.98亿元,共有员工306322人,人均年薪为22.46万元。工商银行工资、奖金费用为902.50亿元,共有员工434089人,人均年薪20.79万元。农业银行工资、奖金等费用895.80亿元,在职员工总数455174人,人均年薪19.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