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加力稳增长
发布时间:2022/03/12 财经 浏览:228
继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元后,2021年GDP达到114万亿元,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在经济总量屡创新高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仍处于结构调整期,加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推出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同时强调,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于此,亟须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坚持扩大内需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形成稳增长合力。
首先,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
预期变化影响甚至决定经济走势。在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构建新的确定性,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推出稳定预期的政策,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出更多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加强供给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的实招硬招,最终达到稳定经济大盘的目的。
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要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健全涵盖关键领域、重点突出、相互衔接、导向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在稳定的政策总框架下,采用灵活、渐进的方式,注重微调手段,把控精准指向,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的趋势与程度,确定预调措施的力度,防止政策大起大落扰乱预期。
其次,坚持扩大内需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长放缓。要以促进就业、优化分配和降低负担为抓手,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使就业达到更充分的水平,支持居民收入更好增长,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此外,要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重点,加快提高供给质量,实现消费提质扩容,两者齐头并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调动社会资本活力,促进投资合理增长。
再次,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形成稳增长合力。
稳增长要求加强部门间政策的统筹协调,强化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和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环保、改革等政策之间的协调联动,做好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财政政策要为提振有效需求加大财政支出,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全面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对接工作,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为配合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要为其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堵点和难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施好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以及重点新兴领域,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工作,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内需恢复,增强经济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