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资委公布2021央企“成绩单”:全年营收36.3万亿 效益创历史新高

新闻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财经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国资委公布2021央企“成绩单”:全年营收36.3万亿 效益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2/01/20 财经 浏览:127

19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资委介绍2021央企成绩单成就,并部署公布2022年央企目标。

2021央企“成绩单”:全年营收36.3万亿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发布会上介绍到,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和29.8%,两年平均增速分别14.5%和15.3%。

“收入、利润、净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彭华岗表示,去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9.5%,利润同比增长了30.3%,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9.8%,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年末资产负债率是64.9%,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控制在65%以下的目标。

在研发投入投资方面,去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是9045.9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1%。新能源汽车、北斗、电子商务、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协同创新平台落实落地,新能源、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力度加大。

2022年央企重组“新目标”: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

去年诸多央企重组项目成功实施,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彭华岗表示,2022年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系统性研究,围绕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资源分散的行业和领域,统筹规划重组整合的总体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稳步推进,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走深走实。

在战略重组方面,将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在专业化整合方面,我们将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2央企落实“稳增长”: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成为明年经济的主基调。

“对于中央企业来讲,稳字当头,首先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稳增长。”彭华岗指出,稳中求进,就是要为国民经济增长作贡献。“两增一控三提高”是今年央企经营发展的整体目标任务。

“两增”,就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就是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如何落实“稳”的要求?彭华岗表示坚持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主责主业,压实保值增值责任,增强效益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落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同时,要充分发挥央企作用,全力以赴稳运行、稳供应、稳畅通,助力国民经济运行。

彭华岗指出要坚持强实业兴产业、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初级产品特别是初级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科学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2年国企改革收官: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一大亮点。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如何确保2022年如期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彭华岗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向更加成熟定型迈出实质性步伐,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新兴产业布局,有力推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提升。

2022年国企三年改革如何成功收官?彭华岗表示要按照三年行动目标要求,要加强督导督办,严格落实考核责任,逐项销号清零。突出实效标准,强化成果考核评估,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在重点难点问题攻坚方面,全面落实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各项要求,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在各层级子企业落深落实,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实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

2022年央企“能源保供”:继续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市场表率作用

去年下半年以来,能源供应问题一直引起广泛关注。彭华岗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国资委将坚定不移地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有效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中央煤炭企业将进一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继续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市场的表率作用,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积极引导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也将持续推动中央企业全力做好供煤供电供暖供气,坚决打好打赢保供攻坚战,为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维护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贡献国资央企力量。”彭华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