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1年1—11月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670.6亿元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2021年1—11月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670.6亿元

发布时间:2022/01/05 财经 浏览:104

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2021年,我国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年1—11月,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223.8万人,已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670.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为470.7万特困人员发放救助供养资金347.5亿元;实施临时救助616.6万人次,认定低保边缘家庭人口358.9万人。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基本建立,对困难群众的识别和监测预警更趋精准。

一年来,民政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兜底更有力度。2021年7月,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道钱寨村村民刘建成一家陷入困境:老伴去世多年,儿子查出白血病,家里没有稳定收入,高额的治疗费让他犯了难。了解刘建成家里的情况后,当地民政部门不仅为其申请了医疗救助,还帮助他按“单人户”申请办理了低保:“全额保障一人,每月730元,8月开始领取。”

兜底保障政策更趋完善。民政部将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低保边缘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修订《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度拓展对象范围。2021年以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达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76亿元。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更加稳固。各地继续实施“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开展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和救助帮扶工作。截至2021年9月底,各地认定支出型困难人口292万人。

——识别更有精度。不久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数据比对时,发现月河街道居民王小鸣肢体二级残疾,自付医疗费达5万多元。经上门走访核查后,在对他进行低保兜底保障的同时,还通过“一事一议”给予1.5万元的临时救助金。

2021年,我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扎实推进,主动发现机制不断加强。基本建成全国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归集了5700多万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实现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全覆盖。

各地民政部门以大数据为支撑,拓展应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逐步完善低收入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对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入户摸排。

——救助更有温度。2021年夏天,陕西省山阳县受暴雨影响出现灾情。法官镇两岔口村村民杜开梅家遭受山体滑坡灾害。当地民政部门主动登门,给杜开梅家发放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还组织村民帮她家清理了淤泥和山石。

2021年,民政部指导地方对因灾情或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对情况紧急的实施“先行救助”,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我国临时救助制度更加完善。各地积极推进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用足用好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有效缓解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616.6万人次,其中,救助非本地户籍对象5.6万人次,同比增长69.2%,累计支出救助资金76.4亿元,平均救助水平达到1238元/人次。

各地简化社会救助申请、审核、确认程序,“刷脸”申请、“指尖”办理,一系列便捷暖心的举措,使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