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银行2021年融资超万亿元 创纪录”补血”充实”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1/12/24 财经 浏览:321
今年以来,银行融资已经超过2万亿元,扣除存续债券到期偿还量后,全年净融资预计超过万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从各项数据来看,今年银行“补血”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再融资(IPO、定增、配股、可转债)十分活跃,已实施规模超过1400亿元,为去年三倍以上,而披露预案的拟融资规模也有1300亿元。
在当前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之下,银行如此大规模融资的原因有二:一是受疫情、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同时又要加快资产投放,银行通过内源性资本(利润留存)补充能力有限;二是受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框架(中国版TLAC)影响等,部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承压。
市场分析师人士预计,2022年银行仍会保持相当大规模的融资体量。
再融资活跃可转债最受青睐
银行补充资本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源性补资本,主要是通过利润留存;另一种是外源性方式,主要包括IPO、定增、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可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其他资本补充工具,例如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可以补充一级资本。
从2021年银行“补血”情况来看,再融资最为活跃。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上市银行通过IPO、定增、配股、可转债四种方式,全年合计募资约为1431亿元,占比分别为11%、28%、19%、42%。同时,已披露预案待实施的再融资规模也有1300亿元,其中,可转债发行热度不减,规模达850亿元,配股融资达230亿元。
上市银行如今最青睐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原因无他——发行难度较低、风险较小、市场窗口期较好,发行成本也比较低。不过,通过可转债的方式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转股后才能补充资本。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12月20日,银行存续可转债共14只,余额为2122亿元,占全市场可转债余额比例达到34%,远超其他行业。
“要转股就需要股价表现比较好,否则过程可能会特别长。”招商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廖志明解释,如果强制转股也需要股价明显上涨来支撑。
今年,配股也在沉寂7年后“重现江湖”。这种方式对部分估值相对偏低的银行而言,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手段。去年,江苏银行率先配股并成功实施,紧跟其后的宁波银行也已实施完毕,青岛银行、浙商银行目前还在路上。
债券类补充资本工具常态化
在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毫无疑问已经实现常态化发行。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2021年至今,银行发行135只二级资本债,规模为1.24万亿元;永续债62只,规模为6390亿元。扣除存续债券到期偿还量后,净发行量大约为7000亿元至8000亿元。
二级资本债的核心优势在于发行便利,成本较低,近年来发行数量持续井喷,最近还频现“大单”。工商银行12月6日披露称,该行已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永续债是指无固定期限债券,于2019年正式开闸,发行也十分活跃。三年来,永续债的发行量基本持平,发行人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当然,大行和股份行也在积极参与其中,且发行节奏较快。12月8日,招商银行完成430亿元永续债发行,而这只债券11月25日才获批发行。
还有一种专门针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融资工具——地方专项债,今年的发行规模为1594亿元。地方中小银行专项债是由财政部去年下发,额度合计2000亿元,定向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
核心一级资本承压明显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保持较快资产投放,亟须补资本充实“钱袋子”。
近两年,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资本的能力有限。根据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王刚测算,今年10月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为9.23%,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总资产投放速度加快,风险资产消耗带来资本补充压力,RWA(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持续快于净利润同比增速,商业银行通过留存收益补充内源性资本承压。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来看,银行面临的核心一级资本压力明显。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在4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5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减少;有11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警戒值徘徊,无锡银行、青岛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35%、8.41%、8.45%、8.34%。
“有不少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面临压力。”廖志明认为,特别是今年中国版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落地,以及监管部门发布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19家银行在名单内,被分为五组,每组有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这都需要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对银行资本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这些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有一定提升压力。
这解释了银行今年为何再融资活跃,也解释了今年11月以来的融资活动中,为何系统重要性银行融资相当活跃——例如,二级资本债市场本来是中小银行的“主阵地”,最近却出现大行身影。
廖志明表示,债权类资本补充工具未来几年发行量都会比较大,预计每年的净发行量可能会在90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