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2021年融资超万亿元 创纪录”补血”充实”钱袋子”

新闻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 雄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近日,记者在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雄安论坛上获悉,雄安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未来之城”搭建起一条走向世界的“数字通道”。雄安新区成为中国第47个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城市。 ...

财经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银行2021年融资超万亿元 创纪录”补血”充实”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1/12/24 财经 浏览:172

今年以来,银行融资已经超过2万亿元,扣除存续债券到期偿还量后,全年净融资预计超过万亿元。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从各项数据来看,今年银行“补血”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再融资(IPO、定增、配股、可转债)十分活跃,已实施规模超过1400亿元,为去年三倍以上,而披露预案的拟融资规模也有1300亿元。

在当前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之下,银行如此大规模融资的原因有二:一是受疫情、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同时又要加快资产投放,银行通过内源性资本(利润留存)补充能力有限;二是受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框架(中国版TLAC)影响等,部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承压。

市场分析师人士预计,2022年银行仍会保持相当大规模的融资体量。

再融资活跃可转债最受青睐

银行补充资本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源性补资本,主要是通过利润留存;另一种是外源性方式,主要包括IPO、定增、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可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其他资本补充工具,例如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可以补充一级资本。

从2021年银行“补血”情况来看,再融资最为活跃。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上市银行通过IPO、定增、配股、可转债四种方式,全年合计募资约为1431亿元,占比分别为11%、28%、19%、42%。同时,已披露预案待实施的再融资规模也有1300亿元,其中,可转债发行热度不减,规模达850亿元,配股融资达230亿元。

上市银行如今最青睐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原因无他——发行难度较低、风险较小、市场窗口期较好,发行成本也比较低。不过,通过可转债的方式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转股后才能补充资本。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12月20日,银行存续可转债共14只,余额为2122亿元,占全市场可转债余额比例达到34%,远超其他行业。

“要转股就需要股价表现比较好,否则过程可能会特别长。”招商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廖志明解释,如果强制转股也需要股价明显上涨来支撑。

今年,配股也在沉寂7年后“重现江湖”。这种方式对部分估值相对偏低的银行而言,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手段。去年,江苏银行率先配股并成功实施,紧跟其后的宁波银行也已实施完毕,青岛银行、浙商银行目前还在路上。

债券类补充资本工具常态化

在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毫无疑问已经实现常态化发行。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2021年至今,银行发行135只二级资本债,规模为1.24万亿元;永续债62只,规模为6390亿元。扣除存续债券到期偿还量后,净发行量大约为7000亿元至8000亿元。

二级资本债的核心优势在于发行便利,成本较低,近年来发行数量持续井喷,最近还频现“大单”。工商银行12月6日披露称,该行已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永续债是指无固定期限债券,于2019年正式开闸,发行也十分活跃。三年来,永续债的发行量基本持平,发行人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当然,大行和股份行也在积极参与其中,且发行节奏较快。12月8日,招商银行完成430亿元永续债发行,而这只债券11月25日才获批发行。

还有一种专门针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融资工具——地方专项债,今年的发行规模为1594亿元。地方中小银行专项债是由财政部去年下发,额度合计2000亿元,定向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

核心一级资本承压明显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保持较快资产投放,亟须补资本充实“钱袋子”。

近两年,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资本的能力有限。根据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王刚测算,今年10月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为9.23%,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总资产投放速度加快,风险资产消耗带来资本补充压力,RWA(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持续快于净利润同比增速,商业银行通过留存收益补充内源性资本承压。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来看,银行面临的核心一级资本压力明显。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在4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5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减少;有11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警戒值徘徊,无锡银行、青岛银行、浙商银行、成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35%、8.41%、8.45%、8.34%。

“有不少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面临压力。”廖志明认为,特别是今年中国版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落地,以及监管部门发布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19家银行在名单内,被分为五组,每组有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这都需要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对银行资本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这些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有一定提升压力。

这解释了银行今年为何再融资活跃,也解释了今年11月以来的融资活动中,为何系统重要性银行融资相当活跃——例如,二级资本债市场本来是中小银行的“主阵地”,最近却出现大行身影。

廖志明表示,债权类资本补充工具未来几年发行量都会比较大,预计每年的净发行量可能会在90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