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首个履约周期临近结束 全国碳市场交易大幅升温
发布时间:2021/12/22 财经 浏览:125
根据生态环境部此前通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需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随着第一个履约期截止日期的临近,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大幅升温,交易活跃度不断上升。记者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获悉,截至12月1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31亿吨,累计成交额53.58亿元。
12月全国碳市场成交量放大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碳市场的企业碳排放量近45亿吨二氧化碳,一经启动即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
自11月开始,全国碳市场交易量逐步放大,11月日均成交量达到104.68万吨,总成交量2302.97万吨,超过前四个月成交量总和。
进入12月,全国碳市场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12月15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1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累计成交量1.07亿吨,成交额44.26亿元。
截至12月17日,全国碳市场12月成交量已达到0.88亿吨,是11月总成交量的2.8倍,成交金额达到35.11亿元。自开市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日均成交量为125.573万吨,是欧盟的22倍,韩国的53倍。
在市场流动性和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交易价格保持合理波动。12月17日,全国碳市场CEA收盘价为46.66元/吨。
电力企业纷纷提前履约
目前,电力企业纷纷提前履约。12月15日,浙能集团表示,其所属25家重点排放单位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首年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实现了集团在全国碳市场交易中首个周期的100%履约。
12月14日,华电碳资产公司协助中国华电最后一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配额清缴,这标志着中国华电提前完成105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实现了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100%履约。
同样在12月14日,中国大唐完成最后一家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履约清缴工作。作为大型能源央企,中国大唐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在当前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保电保热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前完成所属全部96家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清缴工作,实现了中国大唐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的100%履约。
从地方来看,12月7日,海南省率先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成为首个100%完成履约的地区。随着履约截止日期的日益临近,后续市场交易量将持续放大,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山东省是履约任务最繁重的省份,山东省共有32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人士近日表示,截至2021年12月13日,山东320家重点排放企业均已经完成了交易账户的开立工作。其中,累计共有84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728.46万吨,成交额7.12亿元;累计卖出量946.19万吨,成交额3.9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14日,山东省有211家重点排放单位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80家重点排放单位部分履约,总共291家重点排放单位提出履约申请。
市场呼吁机构投资者尽快入市
中创碳投首席分析师陈志斌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接下来,随着第一个履约期截止,全国碳市场或将回归冷清,成交量将顺势回落。
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积极推进非控排企业入市交易,这已列入主管部门的工作进程中。也就是说,接下来要引入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
上海环交所正积极布局。12月15日,上海环交所与光大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拟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全方位合作,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与碳市场的合作与联动发展。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多样化金融机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全国碳市场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上海联交所、上海环交所和光大银行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碳市场金融化,提升绿色金融市场能级,为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