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地产融资”恢复正常”再确认 11月房地产贷款增逾20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12/15 财经 浏览:135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行为持续改善。人民银行12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投放继续增长。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
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环比延续增势,较2020年同期也有明显回暖。记者从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100多亿元,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
近期,各家银行在房地产贷款额度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额度,中小行则结合政策基调,按照自身空间和余地进行微调。
涉房信贷改善态势持续个贷投放增长明显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已连续两个月明显改善。10月的房地产贷款投放较9月大幅放量,环比多增超150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500多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元。
“结合近两个月数据看,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逐步回升,能更好满足合理需求。”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对银行防范自身信贷风险也非常有必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房地产个人贷款连续两个月回暖,反映出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对部分金融机构房贷政策执行纠偏,起到了明显效果。房地产销售回暖,房企资金加速回笼,现金流压力逐步舒缓,房地产信心有望逐步回暖,预计后续房地产投资将止跌企稳。
保护刚性需求银行“粮草先行”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在部分地区和银行,房地产贷款在“大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强调对“合理资金需求”的满足。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需求,小行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微调与修正。
一家大行某华东支行行长透露,11月初该行已将房地产公司存量已审批的信贷项目投放。他表示,现阶段先解决存量问题,增量则是“走一步看一步”。
部分股份制城商行房贷授信政策也已松动。一家股份制银行房地产事业部人士透露,该行目前的政策是“管控额度内促投放”,言下之意也是加快存量信贷的投放。一家上市城商行在沪某支行行长表示,近期该行已有信号,准备放开涉房授信政策,只是在他所在的支行层面,尚未收到明确指示。
此前一段时间,受个别房企风险上升影响,部分银行出现短期、过激市场反应,一度收紧信贷资金。但在金融管理部门持续积极引导下,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今年,特别是上半年,由于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加上个别房地产公司的风险事件出现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部分金融机构在执行房地产贷款方面存在偏差,对于开发贷款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个人刚需贷款都停止发放。”温彬表示,这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初衷相悖。9月,监管部门对于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对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微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积极信号不断融资环境持续回暖
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稳健发展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积极信号不断,融资渠道愈发畅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2月10日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会议表示,将优先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并购项目或已售在建项目建设。据悉,招商蛇口等企业近期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兼并收购。
据参会人士透露,交易商协会将重点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发行中长期限的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优先用于补充已售在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以及用于房地产项目或资产的股权收购,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积极满足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鼓励符合调控政策的地产企业发行并购债券恰如其时,这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体现,也将加快地产行业的调整和出清进度。
此前,房地产发债的消息密集传出。记者梳理发现,11月以来,碧桂园、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光明房地产等房企均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Wind数据显示,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471亿元,环比增长84%。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近期,境内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中资房企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部分投资人也开始买入中资房企美元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