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准,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准,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发布时间:2021/12/08 财经 浏览:126

财税与金融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最为重要的调控方向。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财税货币金融环境。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要以一定的政策力度,保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政策支持力度如何?来看两组数字: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同时,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有效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债券有效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35130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7578亿元,发行进度为76%,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施策,促进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今年,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同比保持多增且增量不少,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从前三季度情况看,总体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资金直达实现常态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意味着宏观调控须围绕“精准”发力,保证财政金融资金精准直达、快速落地生效。

今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现了常态化,规模达到2.8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常态化直达机制有序推进,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直达机制体现出下达“早”、投向“准”、监管“严”的特点。

一系列关键性的配套措施保障了财政资金精准滴灌。直达机制通过备案审核、建立受益对象实名制等配套措施,有效对接资金供给和需求。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主要用于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及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方面。

货币政策直达性进一步提升,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小微、民营企业、“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良好的支持效果。2020年6月份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178亿元,支持其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金共计17833亿元,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2744亿元,支持其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7651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3.5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此外,对10省份新增的2000亿元再贷款、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等均在发挥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降成本力度加大

“按照政策,我们多项税费的50%可享受延期缓缴,这有效减轻了我们的资金负担。”浙江朗奥物流科技公司负责人刘宇朗欣喜地说。

朗奥物流是一家快递分选系统功能服务商,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叠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巨大压力。近期,一条来自税务部门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推送,让企业松了口气。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快速出台。政策聚焦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

“减税降费提质升级、精准施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韧劲。”李旭红说。

减税降费实效显现的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也在继续降低。今年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在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降费让利力度。年内出台了12条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等措施,再加上降低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等措施,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减少手续费支出24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60亿元。

何代欣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瞄准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跨周期调节总体目标,“在支出上进一步增加力度,加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倾斜,并确保民生领域支出的优先地位,专项债可更有效发挥政策扩张作用,减税降费继续为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市场主体减轻负担。”

“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前瞻性和自主性;同时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促进贷款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