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准,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新闻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满收官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

近日,由北京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会投”)主办的国家 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系列路演...

  •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 11月11日至12日,北京站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北京站 时间:11月11日至12日(周六、周日) 地点: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B口) 西泠春秋大拍、西泠(绍兴)拍卖、西泠网拍•艺是...

  • 202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邀请您助力!

    它来了它来了,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来了!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线上答题,为本区助力,作科普“答”人!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形式开展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好友实时PK答题、...

  •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行,漫步渝中。 9月29日-10月8日沉浸式体验山城浪漫,在城市漫游里追赶网络热度,换一种旅游视角,融入...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财经

  • 海新域FA业务“亮剑”

    从部门成立到工作链路的打通,从服务模式的探索再到大信息、生物医药专场企业股权融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域”)FA事业部门用了不到四个月。 国资引领,五大亮...

  • 平安人寿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口号,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人寿...

  • 苍洱见秘境,艺术即生活

    大理半山艾迪携任萌潮流艺术展亮相,打造云南旅居风向标 艺术惊艳时光,美好恰逢其时——2023年9月30日,大理半山艾迪艺术示范区正式亮相,同期启幕的还有项目与青年艺术家任萌合作的“潮行之境·心动半山” 潮流艺术展。...

  •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促商家必争之地,这次抖音双11巨量千川助力商家提前备战,抢夺双11流量,赢战双11。 巨量千川作为商家双1...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准,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发布时间:2021/12/08 财经 浏览:146

财税与金融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最为重要的调控方向。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财税货币金融环境。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要以一定的政策力度,保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政策支持力度如何?来看两组数字: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同时,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有效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债券有效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35130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7578亿元,发行进度为76%,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施策,促进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今年,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同比保持多增且增量不少,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从前三季度情况看,总体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资金直达实现常态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意味着宏观调控须围绕“精准”发力,保证财政金融资金精准直达、快速落地生效。

今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现了常态化,规模达到2.8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常态化直达机制有序推进,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直达机制体现出下达“早”、投向“准”、监管“严”的特点。

一系列关键性的配套措施保障了财政资金精准滴灌。直达机制通过备案审核、建立受益对象实名制等配套措施,有效对接资金供给和需求。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主要用于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及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方面。

货币政策直达性进一步提升,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小微、民营企业、“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良好的支持效果。2020年6月份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178亿元,支持其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金共计17833亿元,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2744亿元,支持其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7651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3.5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此外,对10省份新增的2000亿元再贷款、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等均在发挥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降成本力度加大

“按照政策,我们多项税费的50%可享受延期缓缴,这有效减轻了我们的资金负担。”浙江朗奥物流科技公司负责人刘宇朗欣喜地说。

朗奥物流是一家快递分选系统功能服务商,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叠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巨大压力。近期,一条来自税务部门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推送,让企业松了口气。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快速出台。政策聚焦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

“减税降费提质升级、精准施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韧劲。”李旭红说。

减税降费实效显现的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也在继续降低。今年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在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降费让利力度。年内出台了12条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等措施,再加上降低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等措施,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减少手续费支出24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60亿元。

何代欣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瞄准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跨周期调节总体目标,“在支出上进一步增加力度,加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倾斜,并确保民生领域支出的优先地位,专项债可更有效发挥政策扩张作用,减税降费继续为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市场主体减轻负担。”

“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前瞻性和自主性;同时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促进贷款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