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准,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
发布时间:2021/12/08 财经 浏览:250
财税与金融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最为重要的调控方向。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财税货币金融环境。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要以一定的政策力度,保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政策支持力度如何?来看两组数字: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同时,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比年初增加16.7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经济恢复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有效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债券有效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35130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7578亿元,发行进度为76%,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施策,促进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今年,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同比保持多增且增量不少,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总量平稳增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从前三季度情况看,总体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资金直达实现常态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意味着宏观调控须围绕“精准”发力,保证财政金融资金精准直达、快速落地生效。
今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现了常态化,规模达到2.8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常态化直达机制有序推进,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说,直达机制体现出下达“早”、投向“准”、监管“严”的特点。
一系列关键性的配套措施保障了财政资金精准滴灌。直达机制通过备案审核、建立受益对象实名制等配套措施,有效对接资金供给和需求。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主要用于支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及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方面。
货币政策直达性进一步提升,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小微、民营企业、“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良好的支持效果。2020年6月份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178亿元,支持其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本金共计17833亿元,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2744亿元,支持其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7651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3.5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此外,对10省份新增的2000亿元再贷款、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等均在发挥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降成本力度加大
“按照政策,我们多项税费的50%可享受延期缓缴,这有效减轻了我们的资金负担。”浙江朗奥物流科技公司负责人刘宇朗欣喜地说。
朗奥物流是一家快递分选系统功能服务商,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叠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巨大压力。近期,一条来自税务部门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推送,让企业松了口气。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快速出台。政策聚焦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
“减税降费提质升级、精准施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韧劲。”李旭红说。
减税降费实效显现的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也在继续降低。今年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在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降费让利力度。年内出台了12条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等措施,再加上降低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等措施,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减少手续费支出24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过160亿元。
何代欣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瞄准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跨周期调节总体目标,“在支出上进一步增加力度,加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倾斜,并确保民生领域支出的优先地位,专项债可更有效发挥政策扩张作用,减税降费继续为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市场主体减轻负担。”
“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前瞻性和自主性;同时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促进贷款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