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 11月11日至12日,北京站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北京站 时间:11月11日至12日(周六、周日) 地点: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B口) 西泠春秋大拍、西泠(绍兴)拍卖、西泠网拍•艺是...
-
202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邀请您助力!
它来了它来了,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来了!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线上答题,为本区助力,作科普“答”人!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形式开展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好友实时PK答题、...
-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行,漫步渝中。 9月29日-10月8日沉浸式体验山城浪漫,在城市漫游里追赶网络热度,换一种旅游视角,融入...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财经
-
海新域FA业务“亮剑”
从部门成立到工作链路的打通,从服务模式的探索再到大信息、生物医药专场企业股权融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域”)FA事业部门用了不到四个月。 国资引领,五大亮...
-
平安人寿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口号,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人寿...
-
苍洱见秘境,艺术即生活
大理半山艾迪携任萌潮流艺术展亮相,打造云南旅居风向标 艺术惊艳时光,美好恰逢其时——2023年9月30日,大理半山艾迪艺术示范区正式亮相,同期启幕的还有项目与青年艺术家任萌合作的“潮行之境·心动半山” 潮流艺术展。...
-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促商家必争之地,这次抖音双11巨量千川助力商家提前备战,抢夺双11流量,赢战双11。 巨量千川作为商家双1...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一线城市银行网点年揽存10亿元才达收支平衡
发布时间:2021/12/01 财经 浏览:124
2021年银行网点关停势头继续延续。《证券日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1月25日,商业银行机构合计共有2171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离柜业务率走高以及数字化转型驱动外,高运营成本也是银行网点关停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银行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网点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低效银行网点的收入难以覆盖成本。”例如,某银行支行网点从店面租金到人员配备,再到店面装修和设备置备,成本整个算下来大概要1000多万元/年。不同的网点根据所在区域、面积不同,成本会有所不同,而要覆盖约1000万元的成本,需要拉到10亿元存款才能保证不赔本。
银行网点“瘦身”
想说盈利不容易
近年来,银行网点数量呈现连续缩减趋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中国银行的网点数量连续多年出现下滑。《证券日报》记者对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的数据统计后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1月25日,商业银行机构中已有2171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银行网点关停的背后,除了离柜业务率走高、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等原因外,网点较高的运营费用也是银行网点数量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银行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新增一家线下网点需要经历选址调查、网点建设、人员招聘、设备采购等多道流程,特别是近年来租金和人力成本上升,大幅增加了网点运营成本。”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银行网点根据所在区域、面积、设备数量和员工数量的不同成本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因为房租、员工成本更低,所以成本会低于一二线城市。
以北京为例,某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员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石景山地区某支行来说,一个支行从店面租金(一年560万元,各网点不等)到人员配备(一般30人左右),再到店面装修(200万元左右)和机房、弱电配备(二者合计137万)等,一年成本至少要1000多万元。而要覆盖这1000多万元的成本,需要拉到10亿元以上存款,才能做到不赔本。这对很多效益不好的网点来说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而某三线城市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包括租金、设备维护以及人工成本等各种费用在内,一家小支行的经营成本在500万元/年―1000万元/年,对于客流量、业务量正在萎缩的网点来说很难盈利。”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具体来看,银行盈利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净息差收窄压力下,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业务收入有限,与场地租金、人力开支等成本难以平衡。
前台柜员不断缩编
后台科技人员增加
网点大幅减少的背后则是银行人员的缩编。从人员结构来看,前台削减、后台加重已经成为趋势。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多家上市银行工作人员总数在2018年到2020年期间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农行出现连续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47.4万人下降至2020年的45.9万人,减少约1.5万人。
银行的从业人员数量虽然在不断减少,但信息科技人员的占比却在增加。一家国有大行某支行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各家银行线上化经营能力提升,很多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促使银行改革业务流程和调整人员布局,柜台岗位人员随之逐渐缩编,而后台的科技型人才、管理人才比例则在逐渐增加。”
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从各家银行的招聘计划也可窥一斑。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先后公布2022年秋季招聘计划,从招聘计划来看,今年的招聘人数相比去年明显增加。尤其是重视具有金融和科技复合背景的人才招录,各银行均给出优厚的薪资待遇。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金融科技资金与人才投入持续加大,银行业智能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从金融科技投入来看,202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比平均达3.31%,较上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从金融科技人员投入来看,各家行纷纷推进专业化金融科技队伍建设,金融科技人员占比呈现明显提高趋势,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城区农商行及县域农商行金融科技人员占比分别为5.28%、4.36%、2.45%、3.23%。
减本增效破困局
靠数字化转型赋能
金融机构为了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率,促使金融业务线上化、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银行业整体对金融科技投入的重视,在上市银行相关披露的数据中可见端倪。例如,截至9月末,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余额1653.5亿元,较年初增长2.4%。
同时,部分上市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数字化转型成效。例如,交行三季报披露,“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是一大亮点。近年来,交通银行与数字化浪潮齐头并进,持续加码资源投入及人才培养,并以数字化思维全面升级金融服务。报告期内,交通银行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在政务、民生、小微企业等领域实现金融服务与应用场景、技术支持与合作平台的“多场耦合”,大大提升了服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不过,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挑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银行的数字化水平集中在客户服务业务层面,但是与中后台核心业务紧密相连的风控、财务会计等流程化、信息化的应用程度还不够高。在组织结构层面,目前银行组织结构还很难适应数字化程度。数字化转型和业务转型结合的还不够紧密,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还仅仅停留在新技术的堆砌,没有从战略层面、业务层面、人力资源管理等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
“此外,技术人员的占比还是相对较低,从近期来看,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人员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是和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相比还是很低。”黄大智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家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观察点是手机银行做得好不好。离柜率已经超过90%,柜面现在能触达客户的作用比较有限。手机银行是“核武器”,银行只有打造强大的手机银行APP,才能更好地触达客户,真正地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进而进一步做好对客户的服务。
针对未来银行重点发展方向,黄大智表示,首先是基础架构的重构;其次是推进数据中台的建设和数据治理;三是打造多元的生态场景,从原有的服务向更深度的融合场景转变;四是推进全流程智能化的应用,降低营销风控管理的投入产出率;五是健全科技的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