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假日消费折射中国市场活力——来自“十一”黄金周的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07 财经 浏览:134
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十一”黄金周——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中向好,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这个金秋假期,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
这是一个活力涌动的消费大市场——
实体商超人气回升,线上零售增长强劲,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消费潮流……持续升温的假日经济,彰显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热力十足,线上线下消费加速复苏
国庆假期首日,记者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看到,香化、酒水、电子产品等区域人潮涌动,部分柜台前,等待支付的消费者排起长龙。
“免税城不仅商品种类多,价格便宜,服务也很好。”来自湖北的游客陈江莲告诉记者,这次到海南旅游,除了满足看海的愿望,主要就是奔着免税购物来的。
据海口海关统计,10月1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71亿元,同比增长122%。随着进口渠道拓宽、免税购物政策更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轻松选购来自全世界的商品。
除了免税购物,传统百货零售业也迎来“假日旺季”。银泰百货负责人告诉记者,假期前3天,旗下多地门店客流量迎来新高,商场精心组织了童话嘉年华、汉服主题巡游、芝芝蜜桃音乐节等多场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线下场景体验,促进假日消费。
“云端”消费持续发力。京东大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智能电器等销售快速增长,北京、上海等地扫地机器人交易额同比增长约4倍,能满足动态摄影的运动相机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00%。不少人选择就地过节,在美团平台上,给父母的异地“孝心订单”增长迅速,部分城市近一周订单量环比增长超200%。
黄金周,历来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
受疫情和汛情等因素影响,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回落幅度较大。消费主引擎“后劲”如何,备受关注。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分析,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以后基数不断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消费回升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国庆期间,各地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上海浦东启动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云南开展“惠购金秋”促消费系列活动;湖北、广东、河南等多地在国庆期间发放惠民消费券……一系列政策和活动加持下,线上线下消费持续升温、复苏脚步加快。
王斌预测,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活力涌动,服务消费扮靓美好生活
金秋的微风拂面而过,金色的稻田阡陌纵横……在沈阳市沈北新区“稻梦空间”景区,来自周边城镇的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欣赏如画的田园风景。
疫情发生以来,家门口“微度假”、短途游热度持续攀升,身边的“诗和远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选择。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前一周,本地及周边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80%。此外,随着中小学生课外时间进一步解放,亲子游学等旅行市场热度颇高。
红色旅游备受青睐。“十一”假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红色大讲堂、红色民宿、红色文创商店等一批旅游设施,受到各地游客欢迎;在甘肃省,天险腊子口、长征“加油站”哈达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等遗址遗迹在国庆期间迎来大量游客。
国庆档电影也在这个假期唱响主旋律。以《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为代表的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奋斗精神,引发假日观影热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我国电影票房已超20亿元。不少观众选择在光影魅力中,感悟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祁怡菡说,此生不悔入华夏,作为大学生,我会传承中国精神,努力奋斗、发光发热。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以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迅猛。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视听等一系列“无接触”服务呈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受到消费者追捧。
“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老百姓在医疗、健康、旅游、职业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
“新”风正劲,业态升级积蓄发展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食品、服装、家电、住房、汽车等商品消费“排浪式”发展。如今,中国已然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持续升级的业态模式、不断更新的消费面孔正在为中国经济积蓄发展新动能。
新业态释放新活力——
星巴克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向绿工坊”、文化生活概念影院品牌MOViEMOViE中国内地首店……不久前新开业的前滩太古里,成为国庆期间上海最火热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开业的各类首店已超过50家。
“首店经济”、网红快闪、VR沉浸、直播带货……今天的商品零售,正在向个性化、数智化、高效化发展,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中国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一款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扫地机器人在国庆假期网上销售火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除了智能避障、路径规划等常规功能提升外,自动集尘和自动清洗功能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商家根据需求精准定制的“扫拖一体机器人”一经推出便走俏线上市场。
专家表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加速供给侧变革,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形成协同效应,厂商柔性制造能力越来越强,C2M反向定制成为商家发力角逐的新赛道。
新面孔撑起新空间——
“今年是我和老公结婚一周年,我们选择在国庆假期去云南旅拍,请专业摄影师记录这次有意义的旅程。”来自天津的“90后”李薇对记者说。
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收纳师……面对不断提档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批各具特色的新职业应运而生。“Z世代”“小镇青年”“精致妈妈”“新锐白领”等更加细分的消费群体,让“小而美”也能成为广袤蓝海。
游人如织的景区、人气旺盛的影院、增长强劲的网购、灯火通明的车间……这个活力四射的假期消费仍在持续。未来,随着国内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短板不断补齐,必将涌现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促进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