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4月起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
北京市医保局26日介绍,4月20日起,本市将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限价挂网“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此次综合治理运用服务降价、价格调控、耗材集采、信息披露等多种措施,口腔种植医疗服...
-
朝阳小营新添一处书香“打卡地”
既是企业文化馆,又是公共图书馆,新型文化空间补足社区功能短板。24日,位于朝阳区小营路25号的首开书院开门亮相。 走进巨幅线装书造型的大门,上下两层的书院空间跃入眼帘,设计处处有巧思。现场工作人员李...
-
回天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亮相
昌平回天地区的居民即将迎来一个逛街娱乐的新去处。记者获悉,位于回龙观核心区的首开LONG街将于今年五一开街亮相,6月30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商街将商业建筑与原本市政道路相结合,并通过...
-
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挂牌
24日,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挂牌。市文物局透露,近期还将推动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类博物馆”开放。 首家挂牌“类博物馆”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收藏与“德”相关的400余块牌匾、...
-
释放数字经济引擎更强动能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今后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
财经
-
“萌兰”运动场周边实行限时参观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26日发布公告,为保障游客安全,大熊猫“萌兰”运动场周边区域将实行秩序管控、限时参观,希望广大游客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参观游览。 近期,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受到广泛关注,“熊猫热”为...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与大兴区深入推动校地共建
3月22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走进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在校学生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并参观校内设施,就校地共建等展开研讨。 王有国表示,学院与区法院、区劳动争议...
-
北京市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正式施行。24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立法主要内容。记者获悉,本市正在建设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向公众发出预...
-
首都机场港澳台航线将大幅增长
3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3年10月28日结束,共计217天。新航季港澳台地区航线将迎来大幅增长,较换季前增长超150%。 数据显示,新航季首都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137...
-
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助推...
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进军”澳洲,字节跳动跨境电商业务进入东南亚……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在助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加快补齐人...
今年以来投资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利用外资数量提升
发布时间:2021/09/13 财经 浏览:128
7月份投资增速有所下滑,投资是否还有增长空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怎样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投资和外资形势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投资仍具备稳定增长条件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比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受到基数效应影响,投资增速‘前高后低’,总体上保持恢复增长的态势。”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说,近期汛情、疫情等因素对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投资仍然具备稳定增长的条件。
制造业投资增长势头较好。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自今年1—5月起已由负转正。当前,制造业企业利润平稳增长,企业预期总体稳定,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持续恢复增长。
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启动建设。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正积极推进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投资新动能快速成长。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力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补齐疫情暴露的短板弱项,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有保障。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达到3.65万亿元,保持较高水平。专项债券的陆续发行使用,将有力带动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两新一重”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1—7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整体呈现运行平稳、稳中提质的特点。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表示,下一步,将确保已开工的战略性项目有序推进,比如抓紧推动川藏铁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线开工,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进一步优选、精选具备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交通项目,滚动实施、梯次推进。
重大水利工程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以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持续提速,已累计开工49项。截至8月底,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本年度建设投资720亿元,与2020年、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多完成57亿元、165亿元,完成率超过往年同期7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
全年利用外资增长或超预期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充分发挥率先有效控制疫情、经济稳中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优势,扎实推进稳外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利用外资数量提升、结构优化。1—7月,全国吸引外资10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外资分别为71.2亿美元、25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6%、40.6%,高于平均增长速度。
——在华外企经营良好、利润增加。1—7月,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5.94万亿元人民币、1.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6%、46.0%,明显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预期乐观、信心较足。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60%的欧资企业将扩大在华业务规模,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1%的美资企业预计今年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将实现正增长,66%的美资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投资,比2020年分别提高5个、3个百分点。
“下半年,好的形势应会持续,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经济稳中向好、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等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说,“综合各方面情况初步研判,全年利用外资的数量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有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一些。”
刘小南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
“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大方向,在把握开放节奏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时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刘小南说,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