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保险产品密集迭代 保障型改革再提速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保险产品密集迭代 保障型改革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1/09/11 财经 浏览:151

“想买重疾险,有什么好的产品推荐吗?”最近一段时间,保险从业人员王先生总是收到朋友类似的询问。然而,由于今年市场上的重疾险产品状况变化较大,他一时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这是今年以来保险产品升级迭代的一个缩影。监管政策齐发之下,重疾险、健康险、养老险等险种迎来重大变革,监管部门从乱象整治到规则调整一气呵成,保险公司从被迫应对到主动求变,保险行业正合力推动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向保障型进发。

大小公司重疾险策略“倒挂”

与前几年贯穿保险公司全年主阵地不同,时至9月,今年市场上的重疾险产品依然不多。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监管政策调整带来的产品切换,对保险公司的产品策略进行的一次重塑。

今年2月1日起,重疾险新规开始实施,几千款旧重疾险产品全部停售,保险公司需根据新规要求重新开发产品。由于重疾险新规对保险责任进行了大扩容,同时新版重疾表对各年龄段重疾发生率进行了调整,多方面影响下,不同保险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出现分歧,大小公司呈现倒挂态势。

近年来,重疾险市场频打价格战。申万宏源非银金融分析师葛玉翔分析认为,2016年以后,中小险企的产品设计更符合互联网渠道销售的特征,如将身故责任作为可选方案,产品费率下降约30%;2018年以后,在银保渠道保费贡献能力出现下降的背景下,中小险企通过增加保障范围提升产品竞争力;2019年以后,互联网平台与中小险企合作开发“爆款”重疾险产品。

也就是说,近年来,重疾险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为:中小险企通过降低价格、拓宽保障范围、提高赔付力度等方式提升产品性价比;大型险企虽然亦紧跟类似产品形态上的创新,但定价上相对坚挺。然而,重疾险新规让这一竞争趋势出现倒挂——原本打到“地板价”的中小险企难以承受新规带来的保险责任扩大,开始提价;而原本利润空间相对较高的大型险企开始降价,促进销售。

葛玉翔介绍说,2月以来,上市寿险公司新产品陆续上架,价格小幅下降;中小险企却因偿付能力、再保压力和股东利润考核影响,新产品整体出现小幅涨价。以30岁男性、20年期缴产品为例进行测算,头部险企与中小险企的主力重疾险产品价差将由约23%收窄至14.5%。

除了价格策略不同,大小险企在产品创新上亦体现出差异性。中小险企主要通过加入医疗责任或增加特定阶段赔付来提升产品吸引力,如复星联合健康推出的“康乐一生2021版”首次创新增加了医疗津贴保险金。而头部大型险企在产品设计上则增加了健康管理服务,如太平人寿近日首次将健康管理服务写入“太平福禄娃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中。

规范与创新的全新阶段

去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时明确指出,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覆盖群众生命周期、满足不同收入群体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作为丰富社会民生领域金融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之一,健康险市场随后迎来了规范与创新的全新发展阶段。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网红”产品频出,以百万医疗险为主的短期健康险近年来发展迅速,暴露出的问题亦不少。如,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短险长卖,随意停售;部分产品通过“承诺续保”等条款混淆视听,误导消费者等。

市场乱象之下,消费者投诉频发。为整顿市场乱象,今年银保监会连追两文,直指保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中的多种问题,要求保险公司规范短期健康险定价、健康告知、续保条款及销售方式等各个环节。受此影响,一些保险公司陆续停售问题产品,据统计,已有超过100家险企停售了近2000款短期健康险产品。

与此同时,一类城市定制型补充医疗险产品“惠民保”填补了市场缺口。复旦大学保险创新与投资研究中心发布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共推出140款惠民保产品,已覆盖26个省份。

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恶意压价竞争、夸大宣传等行为,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全面规范惠民保业务。“现在保险公司不能再自主发布惠民保了,必须经过监管备案批准,产品定价也需基于基本医保等数据,模式上也最好与当地医保部门合作。”一位惠民保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可能不会再看到“一个城市多个惠民保产品”等混乱的局面。

长期以来,医疗保障领域最大的空白在于长期医疗险,由于医疗费用难以管控,保险公司很少推出长期医疗险。为了帮助老百姓应对医疗费用上涨压力,去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长期医疗险费率调整细则,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医疗险。

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数年期间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海通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判断,30年、40年乃至终身等更长期的保障还存在缺口,市场还在等待新的保险产品出现,长期医疗险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齐探养老险发展路径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养老险迎来历史重大发展机遇。银保监会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探索养老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5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决定自6月1日起由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已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除了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头部险企还在加速布局养老产业。近期,多家险企释放出深入布局养老产业的信号,以满足客户“养老健康+养老储蓄”需求。如中国平安采用轻重结合模式,提出高端客户养老计划与大众客户居家养老方案;中国太保则采用重资产模式,推出养老投资第二个100亿计划。

新华保险副总裁于志刚表示,相较于其他机构,保险公司经营养老业务有三个比较优势:一是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有保证利率;二是寿险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定价技术、风险管理技术;三是寿险公司的长期资产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