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成交额连续28日破万亿 A股市场新生态加速形成
发布时间:2021/09/01 财经 浏览:120
8月27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28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大关。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据统计,年内“万亿级”交易日数量超过四成,创业板成交额占比持续增大,与此同时,包括公私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交易生态已出现明显改善。交易体量的增大凸显市场活力,而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也意味着投资理念的不断改善。A股市场正在走上行稳致远、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年内超四成交易日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近段时间,A股市场成交活跃度不断提升。8月27日,两市成交额再度达到了1.34万亿元,连续28个交易日突破万亿。而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今年以来的160个交易日中,两市成交额破万亿的共有76个,占比为47.5%,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则分别为12个、44个。
从结构来看,创业板成交额显著增加。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年内创业板成交额达到33.16万亿元。近三年来,创业板成交额占比已经从2018年、2019年的17.69%、18.19%提升至2020年的22.57%以及今年以来的20.74%。
“A股市场成交量放大,其原因之一便是市场体量增大,成交量也会随之增加。此外,当前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市场热点转换较为频繁,存量资金在盘中大量换手,也是导致成交量放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随着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上市公司数量以及入市资金量均在不断增加。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已有4465家,总市值达86.65万亿元;而2015年仅有282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2.05万亿元。IPO方面,据同花顺统计,2020年A股累计发行新股396只,合计融资金额达4699.63亿元,新股发行数量仅次于2017年,融资额则创近十年新高。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也已经达到了332只,募集资金超3300亿元。
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市场成交额的持续走高,也体现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下的新阶段。与过去“短牛长熊”、融资功能欠缺、交易波动较大、炒作氛围浓厚、“概念”横行等局面不同,当前市场整体交易活跃,业绩优异的龙头股领涨,市场分化较为健康。这背后与注册制改革、新证券法出台等举措密不可分,随着IPO数量增加,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退市机制也不断完善,形成了良性的新陈代谢机制。
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
另一方面,除了市场整体交易量的增加,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外资持续涌入,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升。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投资者机构化的特征越发明显,不仅提升了市场整体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市场投资风格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方向转变。
今年二季度,机构持有A股数量继续增加。同花顺数据显示,从日前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来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QFII在二季度持有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为6.25万亿元、2694.15亿元、1.30万亿元以及1687.67亿元,相比一季度分别增长8854.07亿元、402.29亿元、430.88亿元以及483.32亿元。实际上,据华西证券统计,早在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总市值规模和比重已处于历史高位。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也达到3.36万亿元,占总市值比为3.93%,持股规模和占比月度均值创下历史新高。
桂浩明表示,当前投资者机构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以及保险资金越来越多地融入资本市场,预计未来或将开启一个机构化投资时代。“所谓机构化投资时代包含以下内涵,其一,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通过机构形式参与,市场投资的理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二,由于机构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不能简单说机构资金就是长线资金,但资金流动相对稳定,也提升了市场整体的稳定性,对于后市发展有积极作用。”
付立春也表示,机构化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与市场投资风格相辅相成。与炒作题材、概念相比,机构更为倾向业绩优秀的龙头个股,而这些领域个股的领涨也会提升机构业绩表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市场风格向头部化、专业化的方向推进。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交易生态已出现明显改善。一方面,中国市场近年来有序扩容,交易体量增大,市场活力凸显;另一方面,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投资理念、风格也随之改善。总体来看,A股市场生态正在走上行稳致远、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