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享未来出行 问界M9护航天津夏季达沃斯豪华出行
日前,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中,百台问界M9作为大会接待用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全球嘉宾提供全方位的接待保障。从前期的筹备到论坛期...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十大品牌”的概念满天飞,让人既心动又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走进“瓷砖胶十大品牌”的真实世界,...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财经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蓝天白云见证中国绿色贡献
发布时间:2022/06/25 新闻 浏览:285
中国在7年间减少的空气污染,与美国30年间减少的空气污染相当。近日,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的一项研究,从侧面见证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对全球环境治理作出的重要贡献。
大气污染是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主动承担大国责任,言必行、行必果。2013年,中国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了“蓝天保卫战”,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十年间,中国各地铁腕治污,精准防控。从2013年到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不只是北京。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自“十三五”以来,中国PM2.5实现“六连降”。中国的天空一天比一天蓝。河北石家庄有位叫王汝春的老人,自2014年起,坚持每天早上拍摄同一片天空,8年间几乎未曾中断。在老人的镜头下,蓝天一年比一年多。2021年,石家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足足增加了197天。
保卫蓝天,中国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减排控污。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一手抓绿色转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构建清洁绿色的能源结构。数据显示,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由2012年的68.5%降至2021年的56%,下降了12.5个百分点。更多蓝天白云的回归,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克莱顿盛赞:“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对全球有引领作用,是国际社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英国商品研究所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约翰·约翰逊指出,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全球性意义,“这是世界脱碳进程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的减排降碳政策体系不断丰富,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大国。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亿千瓦,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自觉追求。
中国不但努力办好自己的事,还全方位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国积极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中国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3000余名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与2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将继续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