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科创板“硬科技”集群效应进一步强化 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
发布时间:2022/01/09 科技 浏览:335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上市公司集聚科创板,“硬科技”集群效应显现。科创板企业立足科技创新,近期众多募投项目落地成效显著,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研发是科创板上市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据iFinD最新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37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493.95亿元。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看,集成电路、医药制造、软件等行业居前。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以近期上市的百济神州为例,作为首家先后在美股、港股以及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和研发是百济神州得以长期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持续投入的重点。公告显示,百济神州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高达65.20亿元。百济神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百济神州打造了强健的自主研发团队以及深厚而多元的产品管线,作为一家立足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公司,后期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长阳科技董事长金亚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生存的关键。2021年以来,公司在产品升级与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较好成果,积极配合客户需求进行MiniLED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产品的研发。尤其是光学基膜方面,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不断改造和调试加工设备,持续优化洁净生产技术,光学基膜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持续改善,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我们的反射膜已经更新到第36代,厚度只有188微米,就像头发丝,凝聚着公司科研人员无数次的探索与突破,铸就了长阳科技的产品生命力。”金亚东说。
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达6722.22万元,同比增长94.93%。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多家科创板公司纷纷披露“未来研发投入计划”。以神州细胞为例,公司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维持相对较高的研发投入,预计在5亿元至10亿元区间,并根据相关条件及时进行调整。
募投项目成效显著
众多科创板企业上市后发展稳健,募投项目落地成效显著。从2021年半年报口径看,331家科创板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合计1358个,计划投资总额2763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具有研发性质,计划投入募资金额占比67%。
上市之后,科创板公司积极按照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推进项目建设。331家公司已累计投入938亿元,占预计募投项目总额的36%,整体投入进度与上市时间相匹配。多个IPO募投项目在研发创新、产业化发展、升级扩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部分公司募投项目实施成效显著,掌握了全球领先技术。
睿创微纳成功发布全球首款8μm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能够满足高端红外热成像仪轻量化、高性能的需求;微芯生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西格列他钠于2021年10月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PPAR全激动剂。此外,君实生物、乐鑫科技、中国通号、杰普特等公司分别在癌症治疗、物联网芯片、高铁控制系统、激光切割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部分公司产能扩张及升级项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21年6月20日,中微公司半导体临港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项目基础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将满足集成电路、泛半导体设备的研发、测试和产业化需求。建龙微纳近期发布公告称,公司超募资金投资项目泰国子公司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该项目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年产12000吨多系列成型分子筛的生产装置及其配套附属工程,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2000吨多系列成型分子筛。
作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建龙微纳表示,未来公司将利用东南亚产能布局优势,更好地保障市场多样化需求,积极融入到全球市场。
伴随研发成果落地,部分企业的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2021年前三季度,康希诺、艾力斯、泽璟制药和神州细胞4家创新药企业推出了创新药,药品销售收入初具规模。
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
科创板公司立足科技创新,深耕主业,整体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多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1月3日晚间,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0亿元至9.20亿元,同比增长317.71%至331.79%。
大地熊1月4日晚间公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3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174.42%至206.76%。
此外,纳微科技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104.89%至119.52%;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131.11%至154.50%。热景生物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20亿元至23.5亿元,同比增长1684.65%至1996.97%。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九成科创板公司实现营收增长,38家公司实现收入翻番。净利润方面,七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80家公司增幅在100%以上,最高达290倍。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显著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其中,康希诺、振华新材、艾力斯和沪硅产业4家公司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