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要”顶天”也要”立地” 农业科技自强重在重塑融合
发布时间:2021/12/01 科技 浏览:341
日前,《“十三五”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21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等一批农业科技报告密集发布,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垄断。
这些好消息,源自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7%,以及在部分大宗作物领域取得的一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大步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跟过去比,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2个重要农业国家中,我国农业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为第一。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评价指标中,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学科引用量保持全球前1‰。从全球看,我国在农业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方面有优势。
不过,科技创新对农业大国的意义,不仅限于发表论文或项目验收报告的数量,而是要支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解决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我国与有的国家相比,要么农业资源禀赋处于劣势,要么劳动力成本不占优势。如何用越来越紧张的水土资源、越来越贵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科技是突破口。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快向农业渗透,世界农业格局在深刻变革。面对内在约束和外部竞争,应努力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困扰农业科技创新的难题仍未破解。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各自为战现象较普遍,各地农科院所分工不科学、“上下一般粗”,低水平重复多,协同创新少。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竞争性过度、稳定性不足,使得不少科研人员忙于项目立项和验收,难以沉下心搞科研。科研与推广“两张皮”现象直接影响了成果应用。可以说,农业创新资源分散、效能不高是突出问题。反映到人才上,就是“上头”的农科领军人才和“下头”的农技推广人才“两头缺”。
因此,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加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又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地挑上“金扁担”。换言之,既要“顶天”,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又要“立地”,面向产业需求,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
“顶天”的关键词是重塑。我国有50多所涉农高校、10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应用技术研究的主体。过去受制于农业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导致论文发了很多、专利申请了很多,却面临“被锁在铁皮柜里”的尴尬。一方面要推动涉农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应有更多担当。要重塑农业科研布局,强化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央地优势特色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和科研项目制度。
“立地”的关键词是融合。前些年,我国奶业屡遭进口冲击。从科技角度看,症结是科研单位积累了大量奶业科技成果,但缺少转化平台和应用场景。为此,76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了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几十家乳品企业示范生乳分级技术,使得加工能耗降低和鲜奶品质提升。通过产学研融合,我国奶业找到了自己的竞争力。今后要支持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联合体,以利益为纽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衔接新型农业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成果与市场结合,科技与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