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人工智能大模型集中亮相科技周
发布时间:2023/05/22 科技 浏览:40
20日,2023年(第29届)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开幕,近300项展品集中展出。活动将持续至5月31日。
人工智能大模型集中亮相,成为关注焦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出支持9种语言生成高质量图片的“画师” FlagStudio。“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是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理解和生成能力更接近人类,已在工业质检、影视创作等数十个领域展现出广阔潜力。“式说”大模型在生成式对话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与企业私有数据联网,分析信息和数据等,成为员工的业务助手。
传统开颅手术损伤大、致残率高、手术难度高。在新技术的助力下,颅内病灶磁共振监测激光消融治疗系统可将直径仅1.8毫米的光纤精准植入颅脑深部,通过磁共振影像的实时监测,精准消融病灶。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磁共振引导下颅内激光消融设备,已在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等全国十余家医疗机构完成超过350例临床手术。
在商业航天展区,双曲线一号、天龙二号、谷神星一号等一批在北京诞生的民营运载火箭整齐列队。北京聚集了全国最主要的航天机构和最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全国商业航天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南箭北星”产业布局已经明确。
指挥火箭飞行的“大脑”也亮相科技周。星际荣耀星控一号S箭载计算机尺寸不足30厘米见方,却能控制身高达数十米的火箭的飞行姿态。技术人员介绍,该计算机为自主研制,采用的软硬件技术方案在同类产品中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一个高20多厘米的容器内,鲜艳的“迷你月季”正在盛开。这一品种是由太空种子培育获得的,花色艳丽,花期可达一个月。“太空种子”育成的农作物也已走上餐桌,目前,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番茄、辣椒等新优农作物品种,已经在北京、河北、陕西等地进行了示范种植和产业化推广,实现增产增收。
“找到技巧,慢慢吸,加油。”在北京科促会科学教育委员会的展台,小观众争相尝试用一条长达2米的吸管喝饮料。这正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中展示过的实验,在太空中,这个问题难不倒航天员,但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地面上的孩子们就只能“望水兴叹”。“液面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要想一口气吸上来,需要3000毫升左右的肺活量。”现场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积极体验的同时,穿插讲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小观众伸手便“抓”住一只虚拟展架上的虫子标本,屏幕上随即显示出了虫子的信息——茶色长臂金龟。展架上展示的均为海关检疫时截获的有害生物,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对海关监管查验人员的培训和现场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