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国产CPU第一股登陆科创板

新闻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国产CPU第一股登陆科创板

发布时间:2022/06/28 科技 浏览:251

从安全设备、党政办公,到能源、交通、金融、教育,如今越来越多领域的设备上跳动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CPU。从实验室到广阔的市场,龙芯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昨天,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CPU第一股。

“龙芯中科将抓住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契机,开启从CPU和操作系统技术补课走向产业生态建设,从政策性市场走向开放市场,从跟随性发展的‘必然王国’走向自主发展的‘自由王国’的新征程。”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表示。

“自主创新要有愚公移山精神”

10余人、100万元经费、一间50平方米的实验室——2001年,龙芯课题组成立。第二年,龙芯1号诞生,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那行“godsonlogin”,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产业“无芯”历史的终结。

然而,现场欢呼雀跃的研发团队成员并未预想到,从实验室通往市场的道路将会如此曲折艰辛。2010年,从事了10年国产芯片研发的胡伟武,率领龙芯课题组技术骨干集体从中科院辞职下海:“中国不缺院士,但缺一个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

回忆过往,胡伟武坦言“弯路没少走”。初创时期,龙芯身上还留着浓厚的“学院派”气息,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追求“多核”这种CPU参数。“当时追参数,看行业报告、学术报告,美国做到哪一步了,我们得赶紧做!”当时的龙芯,虽然办公地点搬出了院墙,但思路上并未实现彻底的市场化转变。但很快龙芯团队就认识到,CPU产品的评判标准,并不在于它跟学界最先进水平跟得紧不紧,而是看它跟应用和市场需求结合得怎么样。我国自主研究的CPU与国外CPU的主要差距在于通用处理性能,而非专用处理性能;在于单核性能不足,而非核数不够多;在于设计能力不足,而非工艺不够先进。

改变研发与服务路线!为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研发人员直接上门做技术服务,在设计中不断满足客户的技术服务需求。通过不断地“见缝插针”,龙芯逐渐让党政办公等客户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度过了从实验室到市场初次转型的阵痛期。“别总想着弯道超车,自主创新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胡伟武说。

26次协调会“保住”龙芯

“我那时有点像堂吉诃德,拿着长矛想斗两座大风车,一个叫英特尔,一个叫ARM。那长矛当时还很小,叫龙芯。”回忆刚创业时的心境,胡伟武颇为感慨。

众所周知,CPU是电子设备的核心器件,与国内多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购买商业IP进行芯片设计不同,龙芯中科坚持自主研发核心IP。在选择了自主程度更高、风险也更高的研发模式后,龙芯团队在产业化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最苦的时候,账上的钱都不够发工资了。在那时,很多骨干面临业内开出的5倍甚至10倍的高薪诱惑,但他们坚持留了下来。

胡伟武说,北京对国产CPU自主创新的支持,带来了龙芯产业化最重要的一笔启动资金。他仍清楚记得,北京市如何尽心竭力为龙芯产业化公司拉来第一笔投资——中关村管委会为此开了26次协调会。最终,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重要投融资平台北工投资参与投资龙芯中科,国企注资带动民企跟投,龙芯获得了来自北京的2亿元股权投资,其中5000万元来自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多年来,龙芯获得的资金从中央资本、地方资本、社会资本到公众资本,只有在中国才有这样的支持。”胡伟武说。

除了资本接力棒的层层蓄力,国家对龙芯的支持,也让其在早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试错机会。“当时龙芯产品的性能跟英特尔相比差太远了,又贵又慢,没人买,但我们得到了政策性市场的支持。”胡伟武回忆,2010年龙芯CPU开始在工控领域应用,2015年开始在信息化领域应用。随着在市场应用中不断试错、迭代,2015年到2020年这5年间,龙芯性能提高了10倍。2021年龙芯发布的3A5000系列芯片,已经从多年前产品性能只有国外同行产品的二十分之一,发展到了逼近开放市场主流水平。

将“自主”进行到底

2015年,龙芯销售收入首次破亿元,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就在团队开始盈利、解决了“吃饭”问题后,龙芯再次面临一场艰难抉择——要不要做自主指令集?

在CPU研发中,自主指令集是最底层的技术。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最基础界面,如果把设计芯片比作写文章,指令系统就好比是语言。要想做完全自主创新的CPU,必须在指令集这个底层技术层面也实现自主。然而,当时龙芯主攻的党政办公市场正在全面采购招标。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旦更换新的指令集系统,可能意味着龙芯此前的不少工作成果需要推翻重来,对市场拓展可能带来很大影响。

“就像中国人可以用英文写文章,但不可能基于英文发展民族文化体系,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指令系统来做CPU。”胡伟武最终作出决定。2020年,龙芯组建6支研发突击队,全部以党员为骨干,众人齐心协力攻克难关。“没有人问做这个项目能拿多少奖金,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为国家而战!”2021年,龙芯推出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迈出了自主创新国产CPU的重要一步。龙芯逐渐打造起独立于英特尔X86和ARM这两种全球主流指令集架构体系的“第三极”。

如今,登陆资本市场的龙芯又有了新的挑战与愿景——打造更完善、聚集更多产业伙伴的生态。“现在手机APP都会有iOS版本和安卓版本,未来大家开发电脑应用时,除了有Windows版,还会有龙芯版。”胡伟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