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 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美团单车对学校考点等区域周边单车车锁设置语音静音,或降低播报音量,在重点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及时调度清运车辆。 哈啰单车开锁和关锁环节语音播...
-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开建 将于2025年12月竣工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学校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西片区,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十二年建制学校。 规划显示,学校新建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
-
北京城区供水已超去年最高日供水量 夏季高峰供水保...
记者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了解到,近日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城区日供水量逐渐攀升,已超过去年最高日供水量,城区供水由常态运行转为高位运行状态。市自来水集团已开启夏季高峰供水保障模式。 6月5日,北京城区日...
-
北京市5.8万余名高考生7日上考场
(7日),北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上考场。今年,全市共设18个考区,100个考点、2029个考场。 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是今年考试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现手机等通信设备在高考中带...
财经
-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侦破环境领域刑案190余起
(5日)通报,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破坏耕地、非法开采、非法排污等类型案件得到了有力遏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去年以来,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几类案件仍相对高发。...
-
平安人寿400服务热线,快速解决您的难题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Ai、智能语音助手等横空出世,并深受大众好评。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简单...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其中大兴机场口岸5月出入境旅客量突破10...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举办“携手新征程,共创新未来”新...
5月30日,正值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之际,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协同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在中信大厦隆重举办“携手新...
-
营造“森林+田园景致”休闲空间 12公里上庄绿道开放
古香古色的亭子、层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小路、鹅卵石岸的溪流……1日,海淀区上庄镇上庄绿道正式开放,这条沿沙阳路两侧建设的12公里绿道,为市民营造了“森林+田园景致”的休闲空间。 沙阳路是本市“十五规划...
“用云量”激增下的数字经济热度
发布时间:2022/05/19 新闻 浏览:64
2022年一季度,平台工业企业上云数增长11.16%,其中,中小企业上云数增长12%,平台累计连接设备近140万台。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一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悉的企业上云新进展。
多方数据印证了近年来企业上云加速的趋势。腾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一季度,全国数字化转型指数(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指数加权平均)达到307.26,同比增长207.4%,全国“用云量”(云计算指数)增长量达57%。
正如“用电量”是工业生产的“风向标”,透过“用云量”这个相对陌生的新指数,可以一窥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长期关注云计算的腾讯研究院研究员白惠天认为,“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用云量”反映出数据在“云”上存储、输送、加工、应用等全过程中的投入量和消耗量,折射出数字经济的活跃情况,“当下中国数字化增长动能整体强劲,数字化转型长期增长的趋势没有变化。”
深挖“用云量”在不同地区的变化及内在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从区域看,中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迸发数字化新势能。以2021年一季度为例,在上海、北京、深圳“用云量”大幅领先、稳居“数字一线城市”的同时,中部地区“用云量”增速同比翻了一番。河南、湖北、湖南数字化转型指数规模和增速均位列全国前十。
在2020年至2021年之间,中原城市数字化转型指数增速达到350%,长江中游城市数字化转型指数达到315%。三四线城市在数字化指数上同比增长314%和344%。
“全国用云量同比增长率呈现中部最高、西部次之的特征,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正在加速追赶东部地区。随着数字化转型由东部向中西部加速扩散,数字普惠将助力全国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白惠天说。
而细观不同类型城市的“用云”结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基础的城市,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点及路径各有不同。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汇聚更多数字原生行业的用云需求,电商、文创、游戏等整体用云占比超过78%;二线城市传统行业上云最突出。
从行业看,传统产业数字化酝酿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之间,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速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广电、医疗、制造、教育、零售和能源等传统行业占据6席。
以工业领域为例,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
这背后是不少企业加快向云端迁移业务、拥抱新机遇的主动选择。“数字化让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加精准和专业的服务。”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勤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这个深耕高端铸件的企业里,生产线上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高铁制动阀下线,而周围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通过数字化生产改造,人工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二,人均产出却翻了三倍以上。”吴勤芳说。
“传统产业有着较长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其数字化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纵深推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说,以制造业为例,随着数实融合的不断普及和深化,云边端设备研发日益成熟,企业上云的便捷性提高,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益。
在白惠天看来,从用云量规模与增长排名前十的行业看,数字原生的电商和数字内容仍是当前用云大户,但以政务、医疗、制造业为代表的市政服务及传统行业加速上云,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趋势看,智能化成为新的需求增长方向。2021年一季度“赋智量”(人工智能指数)同比增长93%,明显高于云计算指数的57%。
这样的增长体现在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需求里。在恒逸集团浙江双兔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位已经工作了15年的化纤产品质检女工如今告别“人眼+放大镜”的重复劳动,变为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原来的普检变成了机器筛查后的复检,单个丝锭的检验时间可以缩短到2.5秒,检验效率相比人工质检提高70%。”企业生产工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智能设备学会了辨别产品缺陷,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不止制造业,医疗、教育、零售、能源……越来越多的行业将智能化嵌入全链条,积蓄产业变革的动力。
“尽管大部分行业和企业仍在摸索适合自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实践探索,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呈现大规模应用的趋势,依托我国制度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三重优势,数字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