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创新持久驱动中国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2/05/16 新闻 浏览:238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已成为中国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多领域迸发的创新活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媒评价称,创新正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驱动力。
创新带来全新景象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连续9年排名上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进入全球前3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
中国的创新能力在经济领域迸发活力,给制造业带来新变革,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中国在多项创新指标上表现良好,比如研发支出,科技出版物数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专利数量以及顶尖大学排名。在取得创新‘数量’成就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对中国实现创新雄心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对话”网站报道称,中国公司已经可以将复杂的设计转化为高精度产品,能够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和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中国下一步还将向“工业4.0”智能制造升级,大力发展蓝图中列出的核心产业。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报道称,中国即将迎来一场产业升级,数十个城市将在机器人、云计算和自动化方面取得突破。中国的战略可以理解为一种重大判断,即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将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这种本土技术调整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地理布局。新的投资和人口正从富裕的沿海中心转移到湖南株洲这样的内陆城市。这些努力也可能重新绘制中国的经济版图:新技术企业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加,政府正在数据科学、网络安全和机器人等领域培育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公司。这些公司正在努力升级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以迎接中国新的产业升级。
政府长期鼓励支持
中国的创新能力为何能持续提升?国际社会试图从中国科技崛起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答案。
“中国的任何一项创新都是勤奋的技术专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中国的技术崛起,就需要了解中国政府为鼓励发展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所采取的步骤。”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发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马特·希恩的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技术崛起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庞大的、半保护的市场。培育一个新生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市场足够有利可图,从而刺激竞争。
第二步,与西方国家的一流企业、大学和实验室保持着科学和商业联系。接触世界级创新过程,给了中国启动其新生技术生态系统所需的知识养料——理念、最佳实践和运行模式。
第三步,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政府管理者,这被证明是加速技术扩散和商业化的有效方法。通过建设和保护本国市场,同时学习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国最终加快了自身关键技术的发展。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前校长里卡多·莫斯克拉表示,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的扶持力度。“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7%等目标,这为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学术、创新和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深刻影响全球发展
中国创新能力不仅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也为全球发展提供助力。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涉及科技的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外媒报道指出,中国的“创新机器”走在世界前列,也为全球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对话”网站刊文称,过去40多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非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源于其务实的创新体系,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中国“创新机器”走在了世界前列。当前,这一体系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政府持续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智能制造”设施和数字经济的建设,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佩里莫尼表示,中国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也是在为全球科技发展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同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开展人才交流以及科技创新合作。各国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肯尼亚主流广播电台CapitalFM报道称,中国将在探索新的科技前沿、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创新水平。当然,这些技术不仅会在中国使用,还会在中国承建项目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强大的中国对每个人都有益处。就犹如一座果园,时令正好,可以采摘果实,为许多人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