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下月开跑
记者从北京冬奥公园了解到,公园内的北京首条全封闭马拉松路线将于4月22日迎来2023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比赛路线途经马拉松大本营、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莲石湖公园、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新首钢大桥等核心景点。...
-
海洋馆送两尾中华鲟回长江
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21日上午,北京海洋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启“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2023中华鲟保护再启航”活动。活动将送两尾子一代中华鲟回到荆州中华鲟保护基地参与产卵,助力中华...
-
自然博物馆邀观众领略树文化
21日,“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110余件“木”展品,带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树木文化。 步入展厅,仿佛走进树木的世界,110余件展品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四个部分,多角度展示中国树...
-
大兴瀛海入市两宗共有产权房用地
近日,本市土地交易市场大兴分市场公开挂牌出让两宗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将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未来销售均价2.9万元/平方米。 此次入市的两宗地均位于瀛海镇西侧,京台高速公路以西,共包含5个地块,总用地...
-
盛会育人才“服务”惠长远
周末夜晚,世园公园3900盏花灯点亮,游人纷至。高峰期,上万人次的大客流南来北往、汇集于此,园内却秩序井然。 “经过世园会大客流的考验,我们建立了高峰勤务专人负责制并形成了常态,遇到大客流都能从容应对...
财经
-
北京消费季小吃文化节启动
(22日),2023北京消费季春歌京点小吃文化节在万丰小吃城启动。正阳门饭庄、翔达南来顺、全聚德中轴食礼、三元梅园等16家品牌带来百余种招牌小吃,首批“百姓日常喜爱的北京小吃”榜单也同步发布。 活动现场,不...
-
古风运河生态水岸将现东五环
东五环附近,通惠灌渠治理工程近日启动建设。明年,融合生态、文脉、商业的滨水空间将重现运河商业文化场景。 高碑店附近的通惠灌渠,挖掘机轰鸣作业,岸边已经挖出了坑槽,沿岸布置了施工围挡。接下来,通惠...
-
西城区试点培养基层治理“诸葛亮”
在高洋的办公桌上,两份文件特别显眼。一份是今年金融街街道邻里节的筹办计划,一份是新文化街五四青年节活动的方案。“我是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中央音乐学院社区的社工,现在正处于培训阶段,街道的重点活动、项目我...
-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北京市人事考试通用平台昨天(19日)公布2023年京考首批进入面试名单与调剂职位表,调剂报名将从今天正式开始。 首批参加面试人选未达到招考公告公布的面试比例人数的招录职位为调剂职位,将采用调剂的办法补充...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破千万 北京打响就业服务“阵地战”
发布时间:2022/04/29 新闻 浏览:100
“我是学生物工程的,今年毕业。现在受疫情影响,好多校招活动都没法参与,心里着急,想问问怎么才能找到好工作。”一大早,北京市昌平区公服中心就接到了来自北京农学院一名毕业生的来电。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返校推迟、企业进校园招聘困难等问题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选聘活动整体都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我们策划了很多就业服务活动,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企业推介等,方便毕业生在家了解各方资讯,跨空间应聘不成问题。”昌平区公服中心工作人员向这名学生耐心解答。
记者从昌平区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今年,北京市昌平区以实施“校地联动”促进“校地融合”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英才聚昌”系列校园选聘活动,毕业生就业服务各类“阵地战”同期打响。
校园“空中”选聘
助昌平企业与毕业生隔空牵手
“各位直播间的网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英才聚昌校园云选聘’直播带岗的现场,今天来到直播间的有3家域内优质企业……”今年年初开始,昌平区依托“北京昌平”APP、北京昌平抖音号等4大平台,以及“昌平就业”微信公众号和市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组织宣传开展了8场校园“云选聘”专场招聘活动,北汽福田、百济神州、北大国际医院等300余家本区优质用人单位,携带研发工程师、商务专员、财务经理等5200余个毕业生岗位进行招聘。
“官方平台面向北京各大高校毕业生,省去了我们单线对接的时间成本,招聘覆盖面也更广了。”对于亲临直播现场的参会企业负责人来说,感触颇深,“我们已经陆续收到了很多简历,有一些学生和岗位匹配度很高,已经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今年,昌平区还出台实习见习政策,推出“小助手”实习见习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参与和用人单位实习见习基地的申报。“为了保障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将用人单位的实习见习基地注册申报‘提速审’至2个工作日内,目前已审核通过33家单位。”昌平区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同时,‘小助手’还提供延伸服务,通过后台管理,帮助用人单位快速填报注册、为毕业生开放政策解读电话热线、运用高校对接渠道广泛宣传实习见习政策,这些线上服务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前走入职场,为发现、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据统计,通过“空中平台”这种线上招聘形式,昌平区时间上不断档、远程服务全程不掉线,目前已吸引有意向来昌就业创新、实习见习的青年才子500余名。
“互联网+云服务”
促校地园三方联动信息资源共享
作为昌平“两谷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河高教园承担着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创新动力的重要使命。为做好入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密切对接沙河高教园管委会,通过调研掌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重点入园高校4.2万余名毕业生学历分布、专业设置等情况,以及部分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和择业方向。与此同时,面向区内100余家重点企业“点对点”发送“2022年面向昌平区重点企业征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的通知”,启动年度毕业生岗位需求摸底和招聘岗位统计工作,依托区级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架起高校与企业信息对接桥梁,按需快速“投递”资源。
沙河高教园以南、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的生命科学园,2020年被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在支持生命科学园聚集青年力量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围绕“生命谷”开展密集的推广和引才“云推介”活动。
“除开展直播带岗外,我们还通过‘昌平就业’微信公众号、区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以‘园区介绍+企业宣传+岗位招聘’和职业指导专家团亲自推介的形式,向毕业生介绍本区医药健康尖端企业和优质岗位,信息一经发布就吸引各高校公众号和网站转载,使毕业生对昌平重点产业的了解度大幅提升。”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有不同就业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昌平区人力社保局还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毕业生在通过实名制登记系统、求职登记小程序等平台申请就业帮扶后,就可以收到职业指导老师“一对一”的电话指导,根据自身不同特点,定制私人化的职业指导建议。“不仅如此,我们还会远程多条次地向毕业生推荐优质岗位,动态服务跟踪学生后续就业入职情况,提供精准帮扶服务。”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有8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
推出校招刊物《招新报》
为高校青年人才来昌引航
“一年花起花落,暖春已到,毕业将至。作为‘职场新生’,有激动,有迷茫,有压力。但不要畏惧,求职路上,公共就业服务一直都在……”近日,一本“英才聚昌”校园选聘的《招新报》在中央财经大学流传开来,翻开第一页的这段话,让毕业生倍感暖心。
受当前疫情反复影响,今年,用人单位招新工作未能广泛开展。结合以往企业进高校招聘经验和毕业生普遍关切问题,昌平以“欢迎新生”为主旨,特推出定制版校招刊物《招新报》,欢迎职场“新生”来昌平报到。
记者翻阅这本《招新报》看到,其大致由昌平区情、优秀企业介绍、校招岗位三个版块组成。其中,昌平区情具体从本区产业体系、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昌聚工程”、非京生源引进、《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实习见习政策等概况和政策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区域产业和人才支持情况。
“最吸引毕业生的内容是企业和优质岗位介绍。”负责人告诉记者,诸如泰康人寿、未来科学城集团公司、掌上先机等世界500强企业、国有企业、全球独角兽企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区企业的认知度。“了解了企业之后,再进行岗位的选择和投递就更加精准了。”
据了解,《招新报》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投递,可及时为有来昌就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资讯服务,目前,已向外投递1200余份次。
2022年毕业季即将到来,昌平区将持续开展“英才聚昌”系列就业服务活动,为毕业生群体稳就业、准就业保驾护航,帮助青年人才在昌平落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