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需求旺盛成本上升 化肥企业发展难题待解
发布时间:2022/04/20 新闻 浏览:109
2月下旬以来,我国进入春耕时节,如何降低化肥成本成了很多农民苦恼的事情。“今年化肥价格一直在涨,我们已经开始用自制的肥料了,比从市场上买复合肥更实惠。”河南南部地区一位农民王方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一季度在供应偏紧、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国内化肥价格出现上涨,但涨幅远逊于国际市场。农民自制化肥应对成本上涨,化肥企业虽然总体利润好转,但仍然两头受制约。
农民用起了自制肥
王方臣介绍,当地农民自制化肥配方主要原料是红糖、食用醋、豆浆或牛奶,兑上大量清水,密封发酵半个月,再过滤出来原液便成为自制肥料。
“红糖里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食用醋里面含有丰富的醋酸和氨基酸,豆浆或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些物质都是有机物,在15-20天的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出丰富的便于作物吸收利用的腐殖酸、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元素。”光大期货资源品高级分析师张凌璐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实际上,近两年,化肥市场重拾旧配方在全球已形成趋势。例如,在北美地区,化肥价格飙升,近期不少农民和农场开始寻找替代品,动物粪便价格在这一背景下不断走高。
“今年以来,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国际粮食价格走高推动化肥需求量增长;地缘局势使得国际粮食及化肥供应紧张;在双碳背景下,国内部分化肥厂装置停车限产,导致市场库存有限,经销商惜售;一季度是国内春耕化肥需求旺季,需求支撑明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原料成本抬升。”金联创化肥分析师李玉博表示。
化肥企业两头受制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河南省濮阳市一位从事化肥贸易的经销商处了解到,当前化肥企业利润虽然伴随价格上涨出现好转,但仍然两头受制约:一边是生产成本端面临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居高不下;另一边是农民、经销商均对涨价有抵触情绪。国内市场化肥涨价面临阻力。
“国家强制性保供稳价,导致化肥价格涨幅远低于原料成本增长幅度,所以化肥生产企业盈利情况不乐观,部分肥种甚至出现一定的亏损。”李玉博说,化肥生产企业还是应严格遵循国家政策指引,拒绝国际化肥高价诱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优先保证国内需求。
张凌璐对记者表示,尽管今年以来化肥行业整体处于产销两旺状态,但国内化肥行业的生产、销售和运输也多次受到疫情、原料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上下游货源流通受限、原料紧缺导致成本上涨、保供稳价形势严峻等都对当前化肥行业构成影响。
夏季肥供应充足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累计出口各种肥料415万吨,同比下降33.2%。其中,尿素累计出口30万吨,同比下降62.2%。
“今年一季度,在国际市场价格大涨的情况下,国内化肥出口量大幅缩减,可以看出当前市场保供是主旋律。”李玉博说,春耕备肥基本结束,目前国内的化肥需求多在夏季肥方面,我国氮肥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夏季用肥需求。
从化肥涨价造成的影响看,李玉博表示,他了解到,部分区域今年计划种植需肥量较低的大豆,来替换需肥量较大的玉米。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我国除了钾肥需要大量进口外,化肥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同时国家又在多方面积极调控高肥价,因此农民不必过于担心化肥市场价格继续大幅走高,只需适当储备应季肥料即可。
卓创资讯复合肥分析师陈洪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二季度化肥市场或维持高位盘整,主要支撑因素还是原料成本上涨。建议农户谨慎备肥,在采购中不要盲目仅仅追寻低价产品,要更加注重品质保证,可选择复合肥和有机肥搭配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