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花卉产业正竞相绽放

新闻

企鹅宝宝与市民见面 企鹅宝宝与市民见面

26日,6只今年诞生的洪氏环企鹅宝宝亮相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正式与游客见面。据了解,洪氏环企鹅是世...

  • 4月起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

    北京市医保局26日介绍,4月20日起,本市将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限价挂网“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此次综合治理运用服务降价、价格调控、耗材集采、信息披露等多种措施,口腔种植医疗服...

  • 朝阳小营新添一处书香“打卡地”

    既是企业文化馆,又是公共图书馆,新型文化空间补足社区功能短板。24日,位于朝阳区小营路25号的首开书院开门亮相。 走进巨幅线装书造型的大门,上下两层的书院空间跃入眼帘,设计处处有巧思。现场工作人员李...

  • 回天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亮相

    昌平回天地区的居民即将迎来一个逛街娱乐的新去处。记者获悉,位于回龙观核心区的首开LONG街将于今年五一开街亮相,6月30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商街将商业建筑与原本市政道路相结合,并通过...

  • 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挂牌

    24日,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挂牌。市文物局透露,近期还将推动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类博物馆”开放。 首家挂牌“类博物馆”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收藏与“德”相关的400余块牌匾、...

  • 释放数字经济引擎更强动能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今后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

财经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

  • “萌兰”运动场周边实行限时参观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26日发布公告,为保障游客安全,大熊猫“萌兰”运动场周边区域将实行秩序管控、限时参观,希望广大游客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参观游览。 近期,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受到广泛关注,“熊猫热”为...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与大兴区深入推动校地共建

    3月22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走进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在校学生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并参观校内设施,就校地共建等展开研讨。 王有国表示,学院与区法院、区劳动争议...

  • 北京市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正式施行。24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立法主要内容。记者获悉,本市正在建设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向公众发出预...

  • 首都机场港澳台航线将大幅增长

    3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3年10月28日结束,共计217天。新航季港澳台地区航线将迎来大幅增长,较换季前增长超150%。 数据显示,新航季首都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137...

  • 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助推...

    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进军”澳洲,字节跳动跨境电商业务进入东南亚……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在助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加快补齐人...

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花卉产业正竞相绽放

发布时间:2022/04/20 新闻 浏览:63

又到了百花盛开的时节,我国花卉产业怎么样呢?记者采访了业界有关人士。

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2021年我国花卉产业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一定影响,仍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花卉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渠道日益扩展,交易方式快捷多样,网上消费日趋成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活力。”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说。

2021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规模达2205亿元,比2020年增长17.5%。花卉国际贸易也有新突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较2020年增长12.66%。其中出口额4.65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0.24%。这说明我国花卉产品质量和产品规格类型越来越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中国花卉消费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家庭园艺时代的到来。”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张力说。

有专业机构对欧美花卉消费分析后发现: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花卉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花卉消费开始进入饱和期,人均年消费60美元左右。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8800美元,2020年超过10000美元,到2031年有望达到20000美元,预计届时我国花卉年市场消费需求可达5000亿元。

张力认为,以荷兰为代表的欧洲花卉产业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式发展。随着消费市场不断成熟和技术不断进步,到上世纪90年代,其产业才进入成熟期,生产实现了现代化,消费进入了大众化。我国花卉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通过从国外引进、学习、借鉴,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生产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用40年时间走完了荷兰100年的成长之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花卉流通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花卉消费端也开始了跨越式发展。

疫情催生新兴业态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实体花店日子太难过啦!”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一家花店店主李女士对记者说。

她告诉记者,以前公司、商场经常举办庆典、沙龙等活动,鲜花采购量大。疫情发生后,这类需求连过去的零头都不到。到店的顾客也明显少多了。为了促销只能降价,走货仍比以前少很多。

然而,从全行业看,2021年花卉零售市场规模达2205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7.5%。高速增长成为2021年我国花卉零售最显著的特征。这是为何呢?

“在困境面前,一方面,实体花店积极开展自救;另一方面,网上直播带货迅速兴起,这是2021年我国花卉零售高速增长最直接的原因。”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副秘书长何思波说。

2021年,花农直播带货蓬勃兴起。以前在生产基地埋头劳作的花农,如今拿起手机在网上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商品。生产商进入零售领域,这种独特的零售角色吸引大量新的消费者,极大地刺激了花卉销售。

不仅是花农,实体花店也纷纷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2021年以来,不少实体花店积极创新产品,推出水果花束、零食花束、卡通花束,成为全新的流行个性花束。相当一部分实体花店把买卖做到外卖平台上。

何思波告诉记者,2021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一个显著特征是:实体花店在外卖平台的收入成了主流业务收入。

几年前很难想象,现在的实体花店跟餐饮店一样,选择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开店,花卉在外卖平台上的销售收入已经大幅超越实体店收入。

跳舞兰花店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2021年来自外卖平台的订单已经占到花店销售总量的70%。花店与外卖平台的关系更加紧密。2021年母亲节、七夕节,外卖平台订单量均是上年同期的3倍。

“鲜花电商赛道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2021年业务规模实现同比成倍增长,动销商户数、单日订单等指标在节日连续突破历史峰值。礼品花仍是外卖业务核心品类,在时间上呈现大促爆发、小促不小的共振态势。玫瑰、康乃馨、向日葵仍是节日期间消费者的首选,混搭、零食花束、郁金香、碎冰蓝玫瑰销售量在过去一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传统的送礼场景和女性悦己风潮的兴起,使消费者男女比例已非常接近。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场景在不断拓宽,生活花与礼品花的用户群开始呈现交叉趋势。”饿了么鲜花绿植负责人星芹说。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仍比较多。”张引潮说。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和社会民生方面,绿化项目明显减少。受疫情防控影响,国内外航空旅游和交通运输不畅,花木产品结构性调整加剧,人们对花卉消费的需求可能明显减弱。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国务院2020年出台《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严格规范永久基本农田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张引潮告诉记者,去年浙江省率先把部分花卉苗木用地退还为基本农田和耕地。今后几年,全国范围内将会进一步清理花卉苗木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问题。可以预见,花卉苗木结构性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将被淘汰出局,一些小规模生产企业和经营能力相对较弱的公司将面临新的生存压力。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花卉产业唯有加快转型升级。

张引潮认为,花卉行业应求新求变,加强航天育种,促进种业创新,转变营销方式,积极推进花卉产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互联网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数字花卉,强化云展示,拓展科技创新高地和花卉消费领域,让更多更好的花卉产品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乡村产业振兴、城市绿化美化建设。现代花卉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加快推进,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努力化解花卉产业链供应链结构性矛盾,畅通花卉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花卉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