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北京绢人技艺传承人何梅: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娃娃”

新闻

北京市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 北京市开展“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创建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委老干部局获悉,本市将围绕“组织设置好、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学习活动好、作用发...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北京市人事考试通用平台昨天(19日)公布2023年京考首批进入面试名单与调剂职位表,调剂报名将从今天正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北京绢人技艺传承人何梅: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娃娃”

发布时间:2022/03/27 新闻 浏览:68

纱绢为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绢人”以考究取材和精巧技艺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中,尽显文化韵味。

如何让这些“中国娃娃”被更多年轻人所知所爱?传承人何梅在保留传统绢人制作技艺的同时,尝试开发另一条生产线,既在材质和工艺上革新,又在设计上打破传统。

“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这门手艺跟生活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最后可能真的就失传了。”十多年来,何梅和团队设计并生产500余款中国人偶,将北京绢人推向市场、带进校园,探索老手艺的新传承。

被“宝黛”吸引拜师学艺

上个世纪60年代,巴黎举办世界玩偶展,由北京美术人型厂制作的绢人甫一亮相便引发轰动,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是老艺人齐聪颖入行时,北京绢人的高光时刻;40年后,北京友谊商店,一对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绢人作品因价格昂贵而无人问津,它的精致华美却吸引一位年轻人久久驻足——传统手工艺的冷遇,没能阻挡她热切的目光。

“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宝黛共读西厢的一个场景,做得太漂亮了!”彼时,何梅刚参加工作不久,是首钢一名技术员。周末逛商场时,她第一次知道了北京绢人并被其深深吸引。跟销售员一番软磨硬泡后,何梅找到了当时制作绢人的工厂,厂子里工人零落,到处是积压的库存。

“你想买什么?”“我不买,我想学。”在工人的疑惑眼光中,她要到了齐聪颖的地址,与北京绢人的缘分就此展开。

齐聪颖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余空间都留给了各式各样的绢人作品。看到这些活灵活现的绢人,何梅如同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老师喜欢京剧。在创作京剧舞台人物绢人的时候,就要抓住舞台人物的扮相和亮相的瞬间神态。所以行家从一个小小的青衣人型里,甚至可以看出这是程派还是梅派,是经得起考究的。”何梅说。

何梅回忆,当时想拜师的人不少,老师对她并不看好。“我说我喜欢这个头饰,老师就让我上手试着做做。”一根根富有弹性的捻丝在老师手中千变万化,何梅有样学样,竟然三四次就能编出一个基础的图案。“可能老师觉得我还算可塑之材,就同意收我为徒。”拜师名门,何梅从业余爱好开始逐渐入行。

工艺繁复的“指尖艺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绢人里处处是学问。

“传统北京绢人的制作有十道大工序,包括雕塑头模、糊头画头、梳头、发式、制手、制作服装、彩画等等,各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小工序。”小心翼翼揭开保护罩,何梅轻指仕女绢人的脸部,记者这才看出个中玄机,“传统绢人从头到脚都是用纱绢来制作,所以你看,脸和衣服都是画出来的。”

何梅介绍,做好石膏头模后,外面要包上3层纺织品,然后用毛笔画上眉眼、腮红等,温润的质感和柔和的笔触是绢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关键。绢人衣装采用“赛绣”之法,即把清漆调金粉成膏状,卷到玻璃纸中捏着画,待自然阴干后,远看似绣,实则为画,立体而不显厚重。

手部和体型的制作也是难点。铅丝作手骨,铁丝作脊柱和四肢,躯干部分还需要先用纸巾包裹骨架,再以棉花、针织品等完成外层包装,步骤缺一不可。尤其是制作纤细的手指,真可谓是“指尖上的艺术”。

“我最喜欢的是编花,就是做头饰。”何梅顺手拿起工作台上的捻丝,三股并作一股,几分钟就编出凤凰羽翼的样式。这道第一次接触绢人时懵懂上手的工序,如今已成为何梅的拿手绝活。

严谨复杂的工艺之外,何梅始终牢记老师的叮嘱,那就是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手工活难,但更难的是对人物原型甚至人物背后故事和精神的充分了解。”齐聪颖告诉何梅,创作绢人必须符合历史背景、人物地位、故事情节,图案配色、发型发饰等样样都要有所依据,否则就要闹笑话。

大胆改革创新中传承

对于学艺时的艰辛,何梅所言甚少,但多年下来,当初的同门只有两位坚持至今,其中苦辣可见一斑。

“学得越深我越感慨,它的工艺这么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年轻人也不愿意学,因为不好卖。”何梅举例说,一个最简单的传统绢人也要熟练工制作一周多,复杂的花上一个月也很正常。由于制作周期太长,价格相对高昂,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接受。

在总结北京绢人技艺的基础上,何梅大胆改革,将一部分工艺复杂、耗时费力的步骤进行现代工艺的改进,但依然保留绢人的韵味。例如,绢人的四肢由原来的纱绢缝制改为树脂材料,关节还可以活动;衣装图案的绘制也从赛绣改为压花,可以电脑绘制,图案更加精细。绢人的身高缩小到12厘米左右,看起来更加憨萌可爱。捻丝编花、盘发等手工工序则予以保留。

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何梅用不同材料和工艺将绢人区分出多个档位,让普通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都能找到心仪的人偶。“要把市场做起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绢人甚至加入这个行业。”何梅说,她从不给团队的90后设计师设定条条框框,而是鼓励他们将当代审美融入传统绢人。例如,今年新开发的“十二生肖”系列,设计师尝试将传统发丝改为绒毛材质,孩童形象显得更为呆萌,1000余个绢人很快就被订购一空。

“美国有芭比娃娃,日本有人形娃娃,咱们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玩偶——北京绢人。”何梅希望,这样的“中国娃娃”不再只是送给外国友人的伴手礼,而是能成为孩子们的童年记忆和年轻人书桌上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