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强调守牢“两条底线”

新闻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强调守牢“两条底线”

发布时间:2022/02/24 新闻 浏览:18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2日正式发布,这也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因此,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就成为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放在了第一位,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生产离不开土地、种子、农业科技和农民的勤劳付出。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种业振兴、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措施,以及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政策,从而克服了不利因素,取得了全年粮食丰收。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这些内容也都有了新的强化。

例如,在“藏粮于地”方面,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还提出,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

在“藏粮于技”方面,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同时,文件强调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出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等。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只有农田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保证,粮食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对中国农业前景特别是粮食安全的预期乐观。中国的农产品供应总量在稳定增长,土地、技术、粮食亩产量等方面也有很大提升潜力。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政策不断推进下,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是有保障的。

粮食安全的底线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也要守得更牢。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同样艰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同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开展政策效果评估。

产业发展是解决脱贫人口就业、提升脱贫人口收入,从而巩固脱贫攻坚的关键。对此,一号文件也提出,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在通过微工厂、产业园区、特色种养等产业发展,有效实现了脱贫人口就业和收入不断增长。

目前,魏县拥有箱包、服装、毛绒玩具、手工编织等各类“微工厂”近百家,年产值2亿多元。

魏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郭福林介绍,魏县在脱贫摘帽后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通过微工厂、产业园区、公益岗位等措施实现脱贫人口就地就业近6200多人。

据介绍,经过多年打造,我国已形成数十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催生了7000多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集群是加快落实乡村振兴的重点。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了农业的增值空间,要进一步建立利益联合机制,让农民能够分享收益,感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和规划。一号文件提出,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同时,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更强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