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享未来出行 问界M9护航天津夏季达沃斯豪华出行
日前,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中,百台问界M9作为大会接待用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全球嘉宾提供全方位的接待保障。从前期的筹备到论坛期...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十大品牌”的概念满天飞,让人既心动又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走进“瓷砖胶十大品牌”的真实世界,...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财经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固收+”变身“固收-” 基金突围瞄准精细化
发布时间:2022/02/11 新闻 浏览:341
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公募“固收+”基金受到市场追捧。然而,2022年以来,在A股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仅有少数“固收+”基金实现了正回报,多数“固收+”变身“固收-”。
业内人士表示,“固收+”基金业绩分化明显,主要原因是不同“固收+”基金的股票或可转债仓位、投资风格有差异,股市的调整对于其业绩的拖累程度也各不相同。
业绩分化明显
近两年“固收+”基金依靠攻守兼备的投资特点,规模迅速扩张,但也正因为权益投资部分的差异,导致这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分化加大。特别是2022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回调,“固收+”基金想要控制波动并不容易。
据了解,目前业内普遍将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归为“固收+”基金。以偏债混合型基金这类“固收+”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除新成立的基金外,合计1210只基金(A/C份额分开统计)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30%。其中,最高收益率为6.60%,最低收益率为-9.67%。仅有12.89%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正,其中安信民稳增长、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华商恒益稳健等基金收益率超过3%。
此外,Wind数据显示,在可供统计的803只二级债基(A/C份额分开统计)中,今年以来仅有22.80%的基金实现了正回报,近八成基金从“固收+”变身“固收-”。
分析人士表示,事实上,“固收+”基金在获取股票或可转债等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股市回调难免对该类基金业绩形成一定拖累。由于不同“固收+”基金的股票或可转债仓位、投资风格各异,对业绩的拖累程度各不相同,最终造成了收益率的显著分化。
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固收+”基金投资权益资产比例一般不超过40%,但在2022年以来股市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如果基金经理不能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很可能会让“固收+”变为“固收-”。特别是一些固收投资出身的基金经理可能因为能力圈问题,难以驾驭“+”的那部分权益投资。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新发“固收+”基金大部分都采用了双基金经理制。一名基金经理负责股票投资,另一名基金经理负责债券投资,双方合作管理“固收+”产品。然而,双基金经理制也是有利有弊,合作管理可能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影响产品业绩。
上述人士表示:“债券基金经理和股票基金经理不能各做各的,需要经常交流、密切合作。‘固收+’基金就像混合双打,不仅运动员本身要有过硬的技术,更需要两人在比赛中密切配合。”
需要精细化管理
近两年,居民财富逐步流向资本市场,买基金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理财选择。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固收+”基金凭借其“债筑底、股增强”的特性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也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发行的热门产品。
从数量上看,过去一年“固收+”基金呈现井喷状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固收+”基金数量已经突破1000只大关(A/C份额合并统计),其中新发行偏债混合型基金282只,募资总规模达到了4380.34亿元。
上海一位固收基金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理财净值化仍然是大趋势,各家基金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固收+”基金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未来“固收+”基金会衍生出更多的细分方向,也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