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返工号角吹响 一起奔赴更红火的未来

新闻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 反美商业胁迫中央重视商业公平环境

      撰文王涵 资料来源:资本平台 特朗普重返白宫,由原来的「孤立主义」走上「扩张主义」的道路: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州」、占领格陵兰、夺下巴拿马运河。地缘政治明显风险升温,各国企业也重...

  • 陸振球:中央呼吁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尽显大国度

    来源:香港财经时报 两会期间,中央提及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事有凑巧,长和于本周二晚宣布以接近1500亿港元天价出售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予美国资产管理巨头BlackRock爲首的财团,当中包括巴拿马的两个港...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返工号角吹响 一起奔赴更红火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2/02/07 新闻 浏览:289

每一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春节假期临近尾声,告别家庭团圆的温暖、父母关切的眼神、家里手工面的熟悉味道,神州大地迎来返城务工的集中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高峰期和企业招工的黄金期。

带着家这个“最温暖的行囊”再出发,有人马不停蹄奔向新旅途,有人满怀憧憬拥抱新身份,有人信心满满立下新目标……更红火的日子,是大家跋山涉水、奔跑向前的共同期盼。而一个个饱蘸活力的返工故事,也注解着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底气。

返工新方式:坐上包机回工厂

“这是我第11次到甘肃临夏,因年前就已安排,这次非常顺利。”2022年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的代表专程前往甘肃省临夏州,对接来厦务工人员的有关事宜。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吴碧莺介绍,“去年正月是到贵州,因企业用工需求大,每年都会全国各地招聘务工人员。”

吴碧莺告诉记者,初六当天她将陪同今年首批140余名新员工前往厦门。“年前得知政府组织了‘点对点’接送务工人员,我们第一时间和总工会取得了联系。”路达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周玲介绍说,近两年该公司已吸纳900多名甘肃临夏州员工到厦就业。通过培训,他们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还从中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基层干部等。

据周玲介绍,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是厦门市同安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对口帮扶县,近年来通过政府“搭桥”,该公司已成为当地劳务输出的一张“名片”。“我们主要从事卫浴行业,近年主要销往欧美国家。年前订单就已满负荷,接下来还将有200多名甘肃临夏州的工人陆续过来。”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2022年第一季度“开门红”,结合深入推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厦门市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到甘肃临夏州、四川宜宾、云南昆明、银川宁夏等劳务输出地开展招聘活动,并采取“点对点”方式将新招录的员工输送至厦门。

在重庆,也有多家企业为返工人员提供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一站式”就业服务。

在重庆两江新区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笔电企业纬创资通重庆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拿着工具,在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着……在年前订单饱和情况下,今年春节期间,该企业留岗人员达到3500人。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已达到639家,笔电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重庆笔电产量突破7000万台,产值突破3000亿。

“与往年用工高峰集中在春节后不同,今年重庆很多企业尤其笔电重点企业年前就开始大量招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智能终端产业持续保持增长,企业订单充足。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多方搭台,推动企业与市内外中高职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送工合作,帮助重点电子企业在节前日均招工达上千人。

返工新终点: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过了一个团圆年,接下来要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大年初四天色微亮,33岁的湖南常德小伙郝云利就起床收拾行李,准备踏上幸福生活的新征程。但和往年相比,今年他们一家人的目的地变了。

“以前春节后都是回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今年不用了。”郝云利告诉记者,去年他离开“漂”了12年的北京回到湖南长沙,顺利入职智能制造企业山河智能,成为了一名数控镗工。

南接闽粤,西接巴蜀,湖南虽无通江达海之便,却坐拥长江经济带中心位置之利。作为省会城市,长沙近几年更是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凭借亮眼的经济成绩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出游子返乡就业,郝云利正是其中之一。

“2016年后,重工业开始回暖,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本身就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我在大学的专业又很契合,所以我坚信这是个好机会。”如郝云利所言,工程机械已然成为长沙的一张靓丽名片,越来越多的“长沙造”正从湘水之畔发往全国,走向全球。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的总体要求。长沙市出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22条措施,预计在五年内投入百亿元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

郝云利告诉记者,北京的工作经历让他收获了不少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生活成本压力。如今,他不仅工资比在北京时高出1000元,还在年前结了婚,买了房子和车子。“回来才半年,父母给的‘安家立业’任务就都完成了。”谈起回乡就业以来的感受,郝云利显得非常兴奋和骄傲。

返工新身份:直播带货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奶奶,爸爸,妈妈,过来吃饭了。”一大早,女孩就在厨房里忙碌起来,米粉肉、蛋饺子、板栗蒸鸡……不一会时间,一大桌家乡菜就出锅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好不开心。吃完饭的功夫,女孩来到手机镜头前“摇身一变”,成为了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开始为家乡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一天。

这,就是95后农村女孩湘妹“心宝”的返工日常。

“心宝”,原名曾庆欢,她的家乡——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大多数劳动力为了生计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心宝”和她的父母也不例外。

“我上学期间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2012年中专毕业后,被学校介绍到广东深圳的服装厂工作。”“心宝”回忆道,有一年春节自己没有回家,除夕夜在出租房吃了碗泡面,思乡的情绪愈发浓厚。2018年底“心宝”爷爷去世,由于担心奶奶一个人在家生活孤单,她毅然辞职回了老家。

回来可以干什么?再三考虑下,爱好摄影的她决心和表哥合作,成为一名短视频博主,通过镜头展现真实朴素的乡村生活。没经验、没资源,她就从零学起、不断摸索,坚持更新,终于慢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有一次,“心宝”翻看视频留言时,发现了一名粉丝的求助:由于交通和销售渠道受限,当地的金秋梨都烂在地里,希望她能帮忙推销。了解清楚情况后,“心宝”马上开启了自己的带货“首秀”。令她没想到的是,开播仅一个小时,几千斤梨子便销售一空。

“心宝”告诉记者,在此之后她的直播带货事业越来越红火,白溪腐乳、萝卜条、藏香猪肉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通过她的直播间,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销售额累计超千万元。

“今年我准备在村里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对于这个“小目标”,“心宝”满脸笑意地解释其中的”小私心”,“因为今年过年父母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既团圆又美满。希望以后村民们都不用出去打工,留下来一起把村里的好东西推广到全国各地!”

返工新感悟:把为老服务做精、做透

来自安徽芜湖的孙孝峰、周海燕夫妻,是上海宛心家政服务平台的两位员工。今年他们选择留沪过节,一早地就开始了新年的工作。

“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家政员,周海燕的日常工作是照顾一位94岁高龄的老太太。大年二十九晚上,周海燕接到了老太太的视频电话,“老太太说让我尽量早点回去陪她,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就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每次说起老太太,周海燕总是笑眯眯的。

丈夫孙孝峰是一名家电清洗工程师,平日里主要为独居高龄老人进行家电清洗消毒服务,“很多高龄老人没办法独立完成这些工作。通过讲解各种家电安全使用规范,我们既提高了老人们的安全意识,也保障了老人家的安全,还联络了感情。”孙孝峰觉得,这是一份事业,很有意义。

近年来,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家政服务市场备受关注。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家政服务业更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扩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各行都要有人做。在一行就把这行做精、做透。”孙孝峰说,以前自己对家政的理解,只局限于简单的清洁工作,如今切身感受到上海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诸多变化,他自己也有了一些新感悟,“年轻人因为工作不能常回家看看,我们做为老服务的,就该及时补位。”

在上海,像孙孝峰夫妻俩这样的家政服务员还有很多。他们每天穿梭在各个楼宇之间,提供着专业的为老服务。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张丽丽向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上海的家政员留沪率超了65%,很多家政员选择留沪过年都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责任与热情。

返工新担当:10万干群坚守“甜蜜事业”

“春节是蔗糖生产的高峰期,全厂200多名工人积极返岗复工,24小时三班轮流运转。”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公司压榨车间主任刘谨源这个春节和往年一样,在忙碌中度过。

大年初一,走进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的糖业企业车间内,只见往来穿梭的大货车装满了刚从地里砍收上来的糖料蔗,一捆捆糖料蔗通过压榨、蒸煮、出糖等工序后,一袋袋精糖成品走下生产线,被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糖业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广西推进广大糖料蔗传统种植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发布的统计数据,广西的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7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

“十四五”开局以来,广西加快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双高”基地完成土地整治验收504.01万亩,完成水利化建设345.34万亩,“双高”基地良种覆盖率达100%,单产和效益均显著提高,蔗农增收明显。仅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就达到115万亩,年产蔗糖可达70万吨。

“江州蔗糖兴,则全国食糖稳。”据崇左市江州区委书记梁金昌介绍,该区种蔗农户达7万户、29万人。这个春节有10多万干部群众坚守蔗糖生产一线。“工厂不停工,我们蔗农也不休息。”

据江州区糖业局局长金琪辉介绍,该区榨季指挥部工作人员春节无休,深入一线,紧盯重点区域,加强部门联动,保障新榨季顺利推进。新榨季江州区预计糖料蔗产量522万吨,产糖65.25万吨,分别比上榨季增加13%和9%。

“雨水适合,甘蔗产量不错,价格也比上年有所上涨。”濑湍镇仁良村贡奉屯蔗农劳文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里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楼房,许多农户买了小汽车。这都是甘蔗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