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
近日,由北京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会投”)主办的国家 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系列路演活动圆满收官。活动于 10 月 25 日、10 月 27 日、11 月 3 日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座全国一级会展中心城...
-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 11月11日至12日,北京站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北京站 时间:11月11日至12日(周六、周日) 地点: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B口) 西泠春秋大拍、西泠(绍兴)拍卖、西泠网拍•艺是...
-
202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邀请您助力!
它来了它来了,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来了!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线上答题,为本区助力,作科普“答”人!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形式开展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好友实时PK答题、...
-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行,漫步渝中。 9月29日-10月8日沉浸式体验山城浪漫,在城市漫游里追赶网络热度,换一种旅游视角,融入...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财经
-
海新域FA业务“亮剑”
从部门成立到工作链路的打通,从服务模式的探索再到大信息、生物医药专场企业股权融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域”)FA事业部门用了不到四个月。 国资引领,五大亮...
-
平安人寿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口号,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人寿...
-
苍洱见秘境,艺术即生活
大理半山艾迪携任萌潮流艺术展亮相,打造云南旅居风向标 艺术惊艳时光,美好恰逢其时——2023年9月30日,大理半山艾迪艺术示范区正式亮相,同期启幕的还有项目与青年艺术家任萌合作的“潮行之境·心动半山” 潮流艺术展。...
-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促商家必争之地,这次抖音双11巨量千川助力商家提前备战,抢夺双11流量,赢战双11。 巨量千川作为商家双1...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中国住房企业报告:住房市场整体趋于稳定
发布时间:2021/12/15 新闻 浏览:116
2021-2022年度,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增速明显下降,预计将稳定在10万家左右;房地产企业从业人数再次出现下降。房企销售额平稳增长,但市场存在去库存压力。在房产融资和购地方面,金融监管强化使得房企贷款增速放缓,土地成交金额和成交量同比下滑。在开发销售方面,由于疫情减缓,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增速在一季度同比增速较大,但整体增长趋势稳定,升幅较小。房企权益销售占比显著下降,合作开发模式逐渐形成趋势。商品房销售面积累积同比增速实现正值,保持平稳增长。此外,行业内部资源整合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业务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行业转型将进一步提速。
2021年9月以来,央行以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释放房地产调控政策维稳信号,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未来房企发展的政策环境预计将在稳定的前提下更加积极。
当下,由于房地产金融审慎监管政策趋严,房企广泛面临着资金短期信用违约风险。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渐饱和,市场预期改变,高周转模式下的房企一旦遇到市场下行,则会面临销售困境。国内房地产行业利润率逐步下滑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一趋势短期内很难有效规避。
2022年,中国住房市场整体将会趋于稳定;房企降杠杆明显,金融政策趋向稳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转型速度加快。广大住房企业应降负债、去杠杆;保交楼、防烂尾;售资产、广并购;慎投资、缩战线。
中国住房需求报告:
住房需求向理性回归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贯彻“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深入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打击不合理购房需求。各地采取措施强化住房的居住属性。与此同时,年内首次明确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助推了住房需求向理性回归。特征如下:一是销售增长稳中有降,购房者逐步回归理性。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部分热点城市出现“量价齐升”情况,学区房价格领涨引起广泛关注。在从严调控政策下,下半年居民购房预期下行,销售市场整体呈降温趋势。二是城市与区域分化态势加剧,需求释放的梯度差异明显。无论是按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划分,还是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城市和区域住房市场均呈现明显梯度分化态势。三是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需求缓慢复苏,物业需求分化态势依然延续。四是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总体上被有效遏制,房价预期和投资意愿均达到近年来较低水平。五是住房租赁价格同比上涨,租赁市场分化态势进一步延续。
综合人口结构、房地产市场周期以及政策调控的多重影响,预计未来我国房地产需求将会延续总体回调、平稳运行、局部分化的走势,出现持续震荡、大幅下跌的概率较小。“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的住房需求基本面将不再具备快速增加的条件,但重点城市的住房需求仍有进一步的释放空间。
针对当前住房需求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一是要保持政策调控定力,夯实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预警和调控力度。二是要提高政策调控的精准度,保障房地产合理需求的有序释放。三是要充分利用税收、金融等调控手段,提高投资投机性需求购房难度和持有成本。四是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供需匹配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五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六是积极应对住房需求主体的区域结构变化,以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房地产需求释放。
中国住房城市政府调控报告:
地方政府落实调控主体责任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去年底开始的火热行情,地方政府积极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政策力度大、及时性强;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针对二手房市场、学区房调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亦在不断加强。在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了精准的纠偏与堵漏,标本兼治,清晰地向开发商、购房者传递出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重点城市在第一轮、第二轮土地集中出让暴露出很多问题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打补丁”措施,积极调整第二轮、第三轮土拍规则。进入下半年,房地产行情整体向下趋势明显,土地流拍增加,多地随之调整楼市政策,开启“双向”调控模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部分城市土地财政依赖依然严重,地方政府的调控工作内在动力不足。未来,需要建立更完备、精细的政策体系,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来支撑地方政府切实扛起城市主体责任,督促地方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部分地方政府也需要适应土地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加大土地出让的推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