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财经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满月
发布时间:2021/12/05 新闻 浏览:157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已满一个月,各方反响积极。记者从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了解到,业务试点开展以来,极大便利了投资者的跨境理财业务。一位叶女士在办理业务后表示,以前去香港和澳门开户做理财时,办理的时间特别久,现在通过“跨境理财通”在深圳就能办理相关业务,20多分钟就可以办完,而且以后只需在手机银行APP上操作即可,十分方便。
自10月19日试点落地以来,“跨境理财通”业务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的数据,深圳20家试点银行在“跨境理财通”首月累计开立相关账户5079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1.04亿元,个人投资者累计购买投资产品5418.4万元,相关数据分别占整个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39.0%、39.5%和36.2%。
所谓“跨境理财通”业务,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银行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以下统称“投资产品”)。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居民个人在区内跨境工作生活非常普遍,对跨境理财存在较大需求。
按照投资主体身份,“跨境理财通”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在港澳销售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港澳销售银行销售的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投资者在大湾区内地代销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内地代销银行销售的投资产品。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境理财通”落地首月,港澳地区共2105人参与“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5452.4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3959.1万元;内地共2974人参与“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4945.6万元,投资产品交易额1459.3万元。跨境理财通业务办理呈现南北两个方向交易均较活跃,业务区域以深圳和香港为主,南北向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偏好略有差异,各类型银行积极参与等特点。
具体来看,“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数据显示,“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购买境内投资产品3959.1万元,包含理财产品2791.8万元、基金产品1167.2万元,占比分别为70.5%和29.5%;“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共购买港澳投资产品1459.3万元,包含存款1395.8万元、投资基金63.5万元,占比分别为95.6%和4.4%。
从数据来看,境外端的基金及境内端固收类产品比较受欢迎。一直以来,境内端的基金产品投资标的同质化较严重,而境外发行的投资范围更广泛,有利于满足境内客户的多元化投资需求;而港澳市场缺乏稳定可靠的人民币固收类产品,对人民币稳健类理财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在业内看来,此次“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为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开辟了新的通道,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三地居民生活深度融合;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为港澳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了解到,“跨境理财通”目前仍在试点阶段,首批20家试点银行均积极参与,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大湾区跨境业务创新,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从披露的数据来看,6家国有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开立账户3136个、办理资金汇划5822.7万元,占比分别为61.7%和56.1%;7家股份制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开立账户1335个、办理资金汇划2713.1万元,占比分别为26.3%和26.1%;7家外资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开立账户608个、办理资金汇划1852.1万元,占比分别为12%和17.8%。
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试点银行加大市场调研,主动收集市场主体业务诉求,加强与港澳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解决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便利性,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