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第三轮土拍多地块底价成交 国企成拿地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1/12/03 新闻 浏览:155
11月30日傍晚,上海第三轮土地集中拍卖第二个交易日结束,5宗地块除1宗底价成交外,其余4宗均触顶进入一次书面报价环节,成交额62.38亿元,加上拍卖首日成交的44.33亿元,目前上海第三轮土地拍卖已成交106.71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无锡、苏州、南京、深圳和合肥等5个城市已经率先完成第三轮土地拍卖,总计成交金额为1445亿元,若加上上海这两日成交的106.71亿元,则全国第三轮土地集中拍卖成交已达1552亿元。
整体来看,流拍地块明显减少、热点地块价格仍会触顶成交,但大多数地块以低溢价率或者底价成交。国企、央企或房企联合体拿地较多,而民营房企鉴于诸多压力积极性不高,相较过去,无论是报名还是直接参与竞拍,“缺席率”都较高。
多数地块底价成交
“无锡17宗地底价成交,整体溢价率接近于0;深圳11宗地中有7宗底价成交,整体溢价率接近4.65%;苏州26宗地中有23宗底价成交,1宗流拍,整体溢价率接近0.6%;南京推出61宗地,其中有35宗底价成交,15宗临时中止出让,1宗流拍,整体溢价率为3.39%。”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霄霄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上轮土拍,此番多数城市土地流拍现象减少。
“一方面,各城市在第二轮土拍之后均开始积极推介土地,提前摸排意向企业,并引入地方平台公司进场托底。只有当地块有意向企业关注后,才在第三轮土拍中推出。以北京为例,二轮延期的26宗地块中仅丰台王佐、朝阳管庄、门头沟永定镇三宗地块在第三轮土拍优化条件后重新挂牌。”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另一方面,第三轮土拍部分城市通过降低土拍门槛,从而降低流拍率,包括但不限于回炉地块下调起拍价、下调保证金比例、延长土地款缴纳期限、降低竞买企业开发资质等。
值得关注的是,流拍地块虽减少,但是鉴于三季度市场销售端仍旧较冷,在房企资金压力较大的市场环境中,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或是以低溢价率成交。
“成交溢价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底价成交现象居多。出现这一现象或印证市场维稳趋势,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的拿地高成本压力,缓解资金周转,或有利于项目的精细化及优质化建设。”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部分房企面临年末债务到期量相对集中、项目去化效果欠佳等压力,同时信贷环境放松幅度有限,部分房企的资金状况并没有获得明显改善,导致拿地谨慎态度犹存。
国企成拿地主力军
从房企表现来看,国企、央企及部分头部房企仍是成交主力军,也有部分城市本土房企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整体来看,较符合当前市场状态,拿地积极的房企资金周转能力相对较强,拿地优势较大。相对而言,在房企融资渠道有所收窄、年末债务到期量相对集中等压力下,部分民营房企资金状况改善效果欠佳,竞争优势也随之减小。
对此,李霄霄称,从目前完成土拍的城市来看,极少看到民营房企拿地。地方性国企、城建城投及保障房建设公司、以及少部分央企成为拿地主力军。一方面,房企资金面情况恶化,民营房企以“活下去”为当前要务,缺乏资金拿地;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稳健的房企更倾向于从资金链紧张的房企手中收购现成项目,可以更快地转化为可售货值。
“稳健型房企在竞争压力较小的条件下,获取性价比更高的土地资源,将形成良性运转,一方面使开发成本更可控,另一方面使项目能够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促进企业稳健经营。”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直言,而底价成交地块较多,则表现出行业整体流动性仍然不足,在融资、销售等方面房企压力仍然较大。
“临近年底考虑到大笔土地出让金支出对于财报的影响,多数民营房企参与土拍的意愿也不强。”张凯如是称。
在关荣雪看来,央企、国企、地方平台公司积极拿地的背后,一方面,或是由于项目去化表现较为理想,资金储备较充足,投资及开发动作随之加大,同时在第三轮土拍门槛有所降低叠加年末节点的背景下,企业紧抓最后补仓时机,以保证后续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或是出于企业自身战略布局的考量,积极拿地或有拓展多元化城市布局之意。
对于土地市场的后续表现,张凯预计,在“房住不炒”背景下,市场很难再出现一轮土拍的火热场景,土地价格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