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纾困解难助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发布时间:2021/11/26 新闻 浏览:28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4600万家企业中占比99%以上,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一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如深入落实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中的优秀代表。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以下简称《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实事清单》提出了涵盖财税支持、信贷支持、直接融资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智力支持、助力开拓市场、精准对接服务、万人助万企活动等在内的10项实事、31条具体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11月23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工信部所属事业单位对“小巨人”企业减半收取非强制测试认证服务费;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App,实现政策的主动匹配、创新人才的供需对接、服务的“一站式”获取;开展“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目录,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一批技术研发需求目录,推动“供”和“需”双向“揭榜”;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不少于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有16家为‘小巨人’企业,50%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徐晓兰讲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5678”的特征,超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涌现出一批“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创新写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基因里,据徐晓兰介绍,“小巨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达到25%。“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共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312家、院士工作站500余个,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若干措施》重点从支持创新创业、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工业设计附加值、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等方面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并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营造创新生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创新能力。”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正在制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办法,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价培育办法,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梯度培育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