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下月开跑
记者从北京冬奥公园了解到,公园内的北京首条全封闭马拉松路线将于4月22日迎来2023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比赛路线途经马拉松大本营、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莲石湖公园、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新首钢大桥等核心景点。...
-
海洋馆送两尾中华鲟回长江
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21日上午,北京海洋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启“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2023中华鲟保护再启航”活动。活动将送两尾子一代中华鲟回到荆州中华鲟保护基地参与产卵,助力中华...
-
自然博物馆邀观众领略树文化
21日,“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110余件“木”展品,带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树木文化。 步入展厅,仿佛走进树木的世界,110余件展品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四个部分,多角度展示中国树...
-
大兴瀛海入市两宗共有产权房用地
近日,本市土地交易市场大兴分市场公开挂牌出让两宗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将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未来销售均价2.9万元/平方米。 此次入市的两宗地均位于瀛海镇西侧,京台高速公路以西,共包含5个地块,总用地...
-
盛会育人才“服务”惠长远
周末夜晚,世园公园3900盏花灯点亮,游人纷至。高峰期,上万人次的大客流南来北往、汇集于此,园内却秩序井然。 “经过世园会大客流的考验,我们建立了高峰勤务专人负责制并形成了常态,遇到大客流都能从容应对...
财经
-
北京消费季小吃文化节启动
(22日),2023北京消费季春歌京点小吃文化节在万丰小吃城启动。正阳门饭庄、翔达南来顺、全聚德中轴食礼、三元梅园等16家品牌带来百余种招牌小吃,首批“百姓日常喜爱的北京小吃”榜单也同步发布。 活动现场,不...
-
古风运河生态水岸将现东五环
东五环附近,通惠灌渠治理工程近日启动建设。明年,融合生态、文脉、商业的滨水空间将重现运河商业文化场景。 高碑店附近的通惠灌渠,挖掘机轰鸣作业,岸边已经挖出了坑槽,沿岸布置了施工围挡。接下来,通惠...
-
西城区试点培养基层治理“诸葛亮”
在高洋的办公桌上,两份文件特别显眼。一份是今年金融街街道邻里节的筹办计划,一份是新文化街五四青年节活动的方案。“我是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中央音乐学院社区的社工,现在正处于培训阶段,街道的重点活动、项目我...
-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北京市人事考试通用平台昨天(19日)公布2023年京考首批进入面试名单与调剂职位表,调剂报名将从今天正式开始。 首批参加面试人选未达到招考公告公布的面试比例人数的招录职位为调剂职位,将采用调剂的办法补充...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
发布时间:2021/11/14 新闻 浏览:142
国家电影局11月9日晚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指出,将努力实现每年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正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亟需补足内容和发行机制等层面的“短板”。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逐步提升
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票房由2016年的457.12亿元升至2019年的642.66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比逐步提升,2019年已超六成。票房过亿的影片,2017年-2019年国产影片分别为47部、44部、48部。2020年尽管受疫情扰动,全年实现票房204.17亿元,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票房市场,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为83.72%。
中国电影半年报披露,据不完全统计,报告期内全国可统计票房的银幕总数为71545块。
展望“十四五”,国家电影局指出,中国电影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中国电影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制优势显著,创作潜力巨大,产业基础坚实,人才资源丰富,市场动能充沛,继续发展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国家电影局对行业发展提出新目标,在保持电影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显著提升。重点影片创作任务如期完成,多类型多题材多样化创作格局不断完善,每年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广大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结构分布更加合理。电影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电影消费模式创新升级,电影综合收入稳步提高。
深化发行体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主管部门在本次规划中给出了“药方”。
国家电影局强调,深化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支持院线公司并购重组,推动资产联结型院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对不符合现行准入条件的院线实行退出,显著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促进人民院线、艺术院线等特色院线发展。继续大力扶持乡镇影院建设和运营。推动影院发展升级,支持电影院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改造,提升观影体验和服务质量,提高影院上座率、单银幕票房收入和综合经营收入。
当前,国产影片主要依靠本土市场。为此,国家电影局提出,支持中国电影走出去,扶持有实力的发行主体,加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观众群体的精准推广营销方式,进一步拓展国际发行放映的地区、渠道和平台,全球主要市场和新兴国家市场并重,商业院线、艺术院线、网络新媒体、电视频道兼顾。鼓励电影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市场。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早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强国有两个标志,首先是在本国市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本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发行量。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还有“短板”需要补齐。博纳影业积极布局海外发行与版权保护,公司今年出品的《中国医生》和《长津湖》先后登陆海外市场。
完善配套制度
市场关注电影产业融资等配套措施的出台。
资金支持方面,国家电影局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电影领域财政、信贷、融资、保险、外汇等扶持政策,落实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贯彻落实电影产业促进法,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建立健全电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国家电影局指出,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规划任务落实。
2019年5月,财政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大力推进电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鼓励电影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融资工具。